四个小孩子,在李优的安排下,进入了族学就读,自然也给他们安排了住宿的地方,每学习六天可以有一天休沐。学费李明支付,不过生活费等他们要自己想办法。族学有安排勤工俭学,他们若愿意工作自然饿不死,甚至略有结余。若忍不了,让家里人寄钱也行。
李明这两年扩建了李氏族学,同时搜罗了一批孤儿作为家人,全部改为李姓同时接受忠诚教育和归属教育,说穿了就是思想教育的同时,进行技能培训。也支持了一批读书无望的寒门子弟,不过并不多,不超过世家门阀的警戒线以上。
至于这些寒门士子,待遇就和孟获他们差不多。毕竟不期待他们绝对的忠诚,所以只能稍微区别待遇一下。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能学习已经算是万幸,关键根据学业成绩,李明还承诺推荐他们进入会稽书院就读。
“庐陵那边是否需要加强戒备?”看着四人离开,李优询问道,“游击军呆在诸暨县没有任何意义,不若放在豫章郡,更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也好……”李明想想倒也是那么一回事,于是回到书房,写下了调令。
游击军属于机动部队,由李明直辖,平时驻守的地方并不特定,不过大多会在前线居中的地方驻扎,哪里需要去哪里支援,确保真正的援军到达前,前线不会因为缺人崩溃。
诸暨县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大后方,游击军继续驻扎在那里,也没什么意义。李明本来近期也打算调往宛陵或者别的地方,如今闻言,却是觉得调往豫章才是最好的结果。
军令自然也进入了参谋部,同时附带的还有南越国势力出现的情报。郭嘉和戏志才不是傻瓜,自从这个情报和调令,就能看出李明的意图,于是这个调令迅速通过,肖遥几乎是最后才知道,自己又要被调往豫章的消息。
索性他也没有半点怨言,得到军令后,清点好队伍和补给,便开拔到了豫章郡南昌县驻扎。毕竟是为了及时支援张郃部、太史慈部,更可以及时进入庐陵郡进行驻防。
与此同时,南越国复国的消息,也从巴蜀少量的商旅之中,传递到整个益州,然后到了关中和其他地区。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刘度和桂阳太守赵范开始有危机感,分别向朝廷进言,说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