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书淮这边也不急于进攻。刚刚的崩塌造成了一个直径五百米左右的大塌陷,塌陷又在山腰位置,所以后金援兵要想过来,势必要继续往山上爬,才能绕过来。
所以秦书淮将部队拉到了这座小山的山头位置,死死地掐住后金援兵要绕过塌陷区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势比之前更高,反而更有利居高临下地防守。
一切安排完毕后,后金那边也聚集了约两千精锐。这些精锐都是正规军,没有所谓的“厮卒”。
当然,源源不断的后金也在继续涌上山头。
一声高喊后,扬古利带着后金兵发起了第一轮冲锋。此时赤火旗的火油所剩不多,于是改用“霹雳雷”。甲段的赤火旗就是料到会与鞑子援兵有一场恶战,所以在一开始伏击时只用了火攻,并没有用霹雳雷。
后金虽然紧急,却也凑了五六十盾兵,穿着厚甲,钉在最前头。
这些盾兵对付弓手和弩手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对付霹雳雷就没什么用了!
放这些盾兵到距离自己七八十米的位置后,赤火旗的霹雳雷开始发威了!
一个个霹雳雷雨点般地往这些盾兵的头上砸去,而且都精准无比。十个霹雳雷大概能引爆八个,赤火旗一轮扔二十个,三轮扔下来这些盾兵几乎无一幸存!
接着,霹雳雷就往人群密集的地方飞了,又是三轮扔下来,地上又躺了一片鞑子兵。这些鞑子兵并非全死,大多数人都是断手断脚,鲜血狂飙。不过按照明朝的医学条件,他们基本都活不下来,只能无比痛苦的等死。
连续而剧烈的爆炸引得小山又是微微抖动,秦书淮很怀疑哪里会不会再来个塌方。
后金兵马上学乖了,进攻时的队形开始不那么密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杀伤。
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后金兵越来越近了,很快双方的距离不足三十米了。
江河帮的盾兵已经用盾牌搭起了铜墙铁壁,五十名弩手躲在他们身后开始发威了。三连发的强弩只需一轮齐射就是一百五十枚,这些弩手又几经大战的考验,此时的准头已是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