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又放下笔,继续阅览下去。
秦书淮在奏折中继续说道,三边地区他会全力稳住,争取早日平定,而目前最大的祸患在于黄台吉南下。他推测,黄台吉此次南征,所带兵力将远超去年,而蓟镇在己巳大战中,防御工事多有损毁,且屯兵数量一直未曾恢复,只能依靠四万关宁军为中流砥柱,因此他建议崇祯放权给袁崇焕,让他全权指挥,切勿让兵部及顺天、保定巡抚胡乱插手。
秦书淮这么建议是有原因的。因为袁崇焕性格自负,喜欢刚愎自用,这是他的缺点,但某种程度上也是优点——正是由于这种性格,袁崇焕在军中杀伐果断,说一不二,纪律森严,他带的兵完全做到了令行禁止,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对他向来惟命是从,这在一场大战中是极为重要的。
而要挡住,或者更现实点说,要拖住黄台吉进攻的步伐,光靠四万关宁军是不够的,还得靠近二十万的蓟镇屯田兵。这些屯田兵是由顺天巡抚(巡抚衙门就在遵化)、保定巡抚等大员把控的,如果他们插手干预袁崇焕的决策,那么袁崇焕就调不动那些兵,也没办法整顿那些屯田兵的军纪,到时候那些屯田兵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秦书淮将这些理由也用简练的话提了一下,崇祯看得连连点头。
再次朱批道,“蓟镇军务理当由袁督师独裁,所谓用人不疑也。”
放下御笔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眉头微皱了下。
顺天巡抚还好,但是保定巡抚是东林党的人,这就有些不好办了……
他继续往下看,却见秦书淮在后头,正好提到了东林党。
秦书淮告诉崇祯,他已经得到皇上“痛殴”周延儒并将其下罪入狱的事情了。他认为,崇祯此举英明神武,“吾皇圣主之远谋,臣自问不及。”
崇祯看得不由又奇怪又好笑,自己明明是实在气不过才揍周延儒的,又哪里有什么远谋了?这个秦兄,马屁拍得也太没水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