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辆甲车完成任务后,飞速跑回,并毫不停歇地保护第三梯队的七八百人抵达城下。
于此同时,弓手高台依然到位。每个高台高达十四五米,超过了渭南城十二米的城墙,每个高台之上都有十名弓手,三十个高台就是三百名弓手,这些弓手居高临下地射出箭雨,负责压制城头的流寇守军。
这就是明军攻城和魔教攻城的最大的不同之处。魔教攻城向来不准备这些东西,因为他们有更为有效的武器,那就是战力恐怖的魔教高手。有这些高手在,城头的明军刚一开战就会被彻底打乱,丧失还击的能力,所以魔教哪里需要费时费力地去制作这些?只不过魔教时运不济,碰上了秦书淮这等妖孽,竟把整个武林的高手都招来帮忙了,要不然攻城掠地对魔教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
言归正传。
官军的攻势不可谓不猛烈,说是排山倒海也不为过。
渭南守将是高迎祥部下的大将刘国能。此人号称“闯塌天”,光凭前头这个“闯”字,就可见他在流寇中的实力。要知道流寇中外号还能配得上一个“闯”字的,就只有闯王高迎祥和闯将李自成了。
刘国能临危不乱,他亲自登上城头,指挥大军展开猛烈的还击。
渭南城四面城墙上,每个城墙都配有三门佛郎机。流寇的炮手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操作佛郎机已经比较纯熟了。他们的目标先是顶着盾上来的明军。盾牌可以挡住弓箭和弩箭,但是挡不住炮弹,况且明军的盾也没那么多,一面大盾往往后头得猫着五六个人,加之攻城之时为了有更多人同时冲上城墙,队形自然会比较密集,这么一来一炮下去,明军往往得倒下一小片。
每面城墙上,刘国能又布置了四百弓手,两百弩手。弓手用来对付明军弓手高台上的弓手,负责反压制。而两百弩手则负责射杀聚集在城下的无盾兵,或者正在爬云梯的明军。
除此之外,刘国能还在城头放了三口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缸,底下闪着熊熊烈火,里头全是滚油,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滚油可不是食用油,而是名副其实的“地沟油”,都是平时从城里饭馆拉出来过滤好的,这玩意要多少有多少。
一勺子滚油下去,要不引得云梯上的明军惨叫着掉了下来,要不就让城下的明军抱头鼠窜,绝对是成本低、效率高的“大杀器”。
在刘国能的全力反击,官军伤亡惨重。云梯上不断有士兵跌落下来,就如同下饺子一样。而冲到城墙底下还没有往上爬的明军士兵也好不到哪去,他们要不被滚油泼中,要不被弩箭射中,也就有盾的士兵还好一些。
明军的骂声、怒吼声、惨叫声连成了一片,不得不说这场攻城战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贺人龙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