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淮看着喜形于色的崇祯,说道,“皇上御赐的侯府,臣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想住进去了,您不会给臣收回去吧?”
崇祯笑道,“朕岂能如此言而无言?那侯府可是朕亲自帮你挑的,里头早已装修一新,你这一家子进去就能住!”顿了顿,又说道,“说起来今天也算你的乔迁之喜,既然朕在外头,就去你府上讨杯喜酒如何?”
孙承宗说道,“皇上,天色已晚,您……”
崇祯摆了摆手,“无妨,朕今儿高兴,许久没这么高兴了呢!”
秦书淮笑了笑,“皇上亲临寒舍道喜,这可是咱们老秦家的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儿,孙阁老你怎么忍心给我搅黄了?”
孙承宗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不敢不敢。嗯……既然这样,要不也算老夫一个?”
他并不是反对崇祯去秦书淮府上,而是反对崇祯去给秦书淮道乔迁之喜。为什么?于礼不合啊!皇上亲临侯府慰问是可以的,但是没听说过皇上亲自去给臣子道乔迁之喜的,这不是折了身份?
不过他也知道崇祯和秦书淮的感情,更知道秦书淮的特殊性,于是也就不加阻拦了。
于是,一行人在大队锦衣卫的护送下,赶往秦书淮的“侯府”。
崇祯果然没有说大话,他赏给秦书淮的侯府,就离长安街最繁华的地段仅500之远。整个侯府绿树掩映,高墙环绕,门前又有一条小溪淌过,极为雅致,是不折不扣的闹中取静。
侯府极大,大约占地20亩,里头亭台别院、水榭楼亭一应俱全,就是一个后花园,也足足占了8亩地。府内甚至还有一个佛堂,崇祯知道戚氏念经,所以专门让人修的。
侯府之内的装饰,更是极尽奢华,桌子、椅子、家具,要不用梨花木的,要不用紫檀的,甚至里头的摆设崇祯都命人放齐全了,珐琅彩、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一应俱全,说起来不少都是从皇宫里拿出来的——崇祯家里多的是这玩意儿,拿出来又显皇恩浩荡,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不得不说,虽然当时崇祯不确定秦书淮会不会来住,但确实是用心了。
戚氏、陈晴儿、陈书、陈礼早就进府了,此刻正指挥从江河帮带来的下人们安放家什。戚氏拄着拐杖,是总指挥,什么东西放哪,什么东西挪开,全都她说了算,忙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