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平静地说道,“国公爷行事向来出人意料,神鬼莫测,李某倒真想听听,你这般做是为何?”
秦书淮直视李定国,正色道,“本公一直认为,三边的流寇之中,能称雄一时者比比皆是,然能定一世之功者,唯李将军一人耳!”
这个评价,让李定国始料未及,但又不免心神一荡。
自投身义军起,他有改朝换代、一扫积弊之心,更有扶圣主平天下之志,他有太多的想法想实施,但无奈他的义父只认为他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虎将,而非一个运筹帷幄的帅才,更不认为他是定国安邦的大才,故而只让他领兵打仗,而在大事方针上,向来只听罗汝才等人。
虽贵为张献忠义子,张献忠待他也不薄,但是他仍有怀才不遇之感。
但秦书淮,却直言他有定一世之功之才,这让他颇有遇到伯乐,甚至遇到知音之感。
不过他还是很怀疑,自己这些年并未显山露水,这个秦书淮何以如此肯定自己有此大才?定一世之功?说起来,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有如此才能。
他沉默良久,又道,“国公爷说话向来都是这么虚的么?李某与你素未平生,你怎知李某有这么大本事?”
秦书淮反问,“昔日周武王与姜尚公也素未平生,何以知道他能助自己定国安邦?”
“国公爷如今已初定天下,既知李某有这般本事,还不速杀李某,留着岂不是祸患?”
“呵呵”,秦书淮忽的脸色一变,厉声道,“李定国,你的目光怎生如此短浅?我辈豪杰,出生入死平天下,难道要的就只是这样的一个天下?我问你,鞑子在辽东还有十几万精锐虎视眈眈,蒙古各部的大批铁骑随时可扰我华夏,而西域各国如今纷纷自立,我华夏煌煌之威已荡然无存,反被狄夷肆意欺凌,这般天下也叫初定?”
“你再看看,如今天下的百姓,有多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又有多少食不果腹,饿死他乡?三边之地你最熟悉,你且说说,如今有多少县城十室九空?这般天下,也叫初定吗?”
一席话,说得李定国哑口无言。
秦书淮知道,李定国是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人,他起兵反明不是为了问鼎天下的野心。如果他有这个野心,在历史上他完全可以在全盛时期,除掉孙可望而自立,但是他在明知孙可望想杀他的情况下,依然不愿杀这个顶头上司,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他和很多有情怀的读书人是一类人,那就是为圣主治国平天下。只是当初天下大乱,明廷横征暴敛,他才认为明廷气数已尽,因为加入义军,希望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