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洛成己还以为这是一场醉梦,可当他渐渐清醒过来以后才发现,柳如烟的身子已经冰凉,脸上也早没了血色,纸上的画像却舞动着长袖翩翩起舞,可它的身姿神态却毫无美感,一行一举形如鬼魅。
载着洛成己和柳如烟的那条小舟没再返回岸上,有人说洛成己带着柳如烟的尸体去了塞外,也有人说他在惊惧之下凿穿了船底,带着那副画和柳如烟的尸体一起沉入了水底。
两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此以后,洛成己再也没在梁京出现过,甚至他早年留下的笔墨,也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渐渐消失了。
人死,画活,这就是“画人成鬼”的由来。
文件中的第三件事,记载了不周山门人经历的一件奇事儿,2004年年底,几个不周山门人为了寻找长生秘诀,曾进入过一个叫做“仙人洞”的地方。
仙人洞位于大别山深处的一个断风局中,这里风水奇特,炁场和外界隔绝,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循环体系,算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秘境。洞中结构非常复杂,大洞套着小洞,小洞连着深渊和飞岩,加上洞中的磁场非常混乱,人进去以后很快就会迷路。
这几个不周山门人在洞里转了好几天,没能找到长生秘诀,却发现了一种长相怪异的甲虫,这种虫子外型和蜣螂(shi壳螂,那个字打不出来)很像,通体黝黑,背上的壳很光滑,灯光照上去以后,反射出的光非常锐利,和镜子的反光差不多。
有个人看到虫背上好像有东西在动,就壮着胆子凑上前仔细查看,竟然发现虫背上浮现出了一张白色的人脸,他盯着那张人脸看的时候,那张人脸还做出了鬼哭一样的表情。
后来虫群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就向这几个不周山门人发起了进攻,但凡被虫子蜇到的人,当时会变得神志不清,但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过来,而且虫子蜇过他们以后,后背上就会出现他们的脸。
文件上没说这几个人是怎么从仙人洞里出来的,只是说他们出来以后,就能和仿造的幽冥通宝产生共鸣,从中召出业风或者业火。
后来不周山又曾派人去找过这些虫子,却一直没能找到。
在文件的最后,还罗列出了第一批不周山门人的名字,刘书望和朱昆赫然在列。
这两个人,都曾在我面前召过业火。
前后花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总算是将这份文件完整地看完了,我先将文件整理好,放回文件袋,随后抬起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文件中提到的三件事,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的关联,不过仔细想想也能发现一些问题。那个突然消失的杨家沟位于河南境内,洛成己和柳如烟泛舟的宋城,其实就是现在的河南商城县,而这个县城,又正好位于大别山的北麓。
可这种地理上的关联,似乎又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看花眼了,可反复看了几次,每次都能看到那些人脸。
后来我又试着感应纸上的炁场,没有阴气,也没有其他邪气,那仿佛就是一打再普通不过的打印纸,可每当我仔细朝纸面上观望,又能看到人脸浮显。入行三年,我再一次遇到了远远超出自己常识的东西。
左右也想不通里头的门道,我就拿起了吴林给的文件,一页一页地翻看。
这些写满字的文件上倒是没有脸影子,可上面的内容一样让人感到十分诡异。
我感觉这份文件中的内容有些破碎,很多内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头看到尾,会有一种信息断层的感觉。
整份文件一共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说,在明朝年间,河南有个叫杨家沟的村子突然失踪——村里的人、牲畜、民宅,全部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唯一能证明这个村子存在过的,就剩下村外的几条田坎,以及村子边缘的一块界碑。
明成祖朱棣听说了这件事,觉得非同小可,就派了两个狱卒去当地查看,狱卒到了那里以后发现,原本应该屋舍林立的地方出现了一大片黑漆漆的沼泽,只要有活物靠近沼泽,沼中的黑水就会自动燃起火焰,活物走远以后,火焰会自动熄灭。
狱卒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上达天听,明成祖问他们,村里的人畜和房舍哪去了,狱卒说,那片沼泽可能是在半夜里突然形成的,那时候村民和家畜都在睡觉,没来得及逃走,就和屋舍一起沉到沼泽里去了。
明成祖听后大怒,让太监绞死了这两个狱卒,并告诉史官和近侍内臣,不要将这件事写进《起居录》(记载皇帝日常生活的卷宗,历代皇帝都有)。
到了七月流火的时节,朱棣秘令姚广孝前往河南体察民情。
我不知道文件中记载的这件事到底有几分真假,因为其中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
先不说那个凭空出现的沼泽和消失的村庄,整件事里最让人感到怪异的,是姚广孝和明成祖朱棣。
不了解明史的人,可能对姚广孝这个人不太了解,这人是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造x反家,早年他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第一谋士,怂恿朱棣篡权夺位,并帮助朱棣篡位成功,可以说朱棣能当上皇帝,姚广孝厥功至伟。
而在朱棣坐上皇位以后,姚广孝就担任了僧司录左善世,兼太子少师,明朝没有宰相,可姚广孝的地位,却堪比宰相,像到地方体察民情这种事,不可能让这么一个人去做。
另外姚广孝还是个不本分的和尚,他遁入佛门,却瞻仰道家学说,又精通儒家帝王之道,一人身兼三教绝学,修为、道行,在当时的行当里都是一流的。
所以我怀疑,当初朱棣让姚广孝去河南,恐怕不只是体察民情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