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闭门思过的上官,突然出现在官署之中,满衙上下自是惊诧莫名。
不过孙绍宗凶名卓著,倒也没哪个敢当面质询他什么。
而孙绍宗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到了左寺之中,立刻勒令门户紧闭,又分差了几个当值的小吏,召集左寺丞杨志铭、寺正唐惟善、寺副陈敬德等衙中官吏。
这期间,黄斌同于谦也都先后赶至。
黄斌带来的秋玉就不必说了,是指认凶手的最直接证据。
而于谦在户部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却是位卑权重的都给事中,对户部上下的内情知之甚深。
有他在旁协助,自然不易出现纰漏,也更容易确定嫌疑人。
果不其然。
于谦听了孙绍宗所述,当下挥毫写下几个名字,然后又在上面添加了住址,以及师爷、清客数人。
这还不算,他又特意的圈点了两人,提醒道:“这二人平日与吕明思常有来往,若说嫌疑,应以他二人为最。”
能写下人名、地址,孙绍宗倒不觉得稀奇,可对方家中清客的名姓,怎得于谦也如此熟悉?
“叔父莫非忘了,谦也是出自江南,更是新进才调任户部的。”
孙绍宗顿时恍然,这年头同乡还在同窗、同年之前,再加上都是入职不久的新人,自然而然的会选择抱团。
而于谦身份的身份使然,就算他再不喜欢结党营私,也必然会被拉入其中,而且多半还是核心地位。
却说两人在内堂里,商议着今儿晚上的行动章程,外面便逐渐嘈杂起来,却是杨志铭、唐惟善等几名官员,都已经纷沓而至。
眼见如此阵仗,一个个的便都忍不住四下里串联,想要打听出孙绍宗突然违背朝廷旨意,又把大家伙召集过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廷益。”
孙绍宗见状,便起身邀约道:“可愿陪在我身边,以壮声势?”
于谦抱拳一笑:“正要一睹叔父的威风!”
【第二更】
“头戴四方巾的随从,江南口音……”
孙绍宗倒负双手沉吟着,面露犹疑之色。
这四方平定巾是一种方方正正的帽子,因其高耸硕大,此物能壮形色气势,却不利于奔走劳碌,因此不受贩夫走卒所喜,一般只有自持身份的文人才会佩戴,故而民间戏称为‘书橱’。
而自持身份的文人,又不太可能会在普通人身边操持‘贱役’。
再者,因为京城上至官员、下至黎庶,普遍存在着排外倾向,身为本地泼皮的段青,连头戴四方巾的文人都瞧不上眼,又怎么会对一个外地人俯首帖耳?
故而基本可以推断,那马车里的人,多半非富即贵。
而眼下商人的地位,虽然未见得真是四民之末,但一个外地商人,想要在短时间让混不吝的泼皮彻底服帖,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综上所述,那车里的人大概率是一名官员,一名和吕明思有利益牵扯的官员。
户部官员?
这个概率虽然也相当大,但还存有相当程度的误差几率。
若非如此,孙绍宗也就不用如此犹疑了,直接派人去户部上下,寻新进几年入职的官员查问即可。
同样因为排外情绪的存在,不管原本是出身哪里,只要是在京为官的,都会尽快改成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户部官员之中,江南籍贯的虽然不少,可新进入职的总不会太多。
而那四方平定巾的文人,既然能参与这等机密之事,也必然是那幕后主使的心腹。
按理说,只要能同时控制住所有嫌疑官员,让那娼妇秋玉,对其身边得力之人挨个指认,就可以查明真凶了。
可问题是……
虽然这件事极大概率,是户部利益倾轧所致,却也存在着误差的可能。
如果幕后真凶并非户部官员,打草惊蛇就不用多说了,‘无故’拘禁户部官员,可也是一桩不小的麻烦。
更让人为难的是,孙绍宗眼下正处于闭门思过的状态,而陈敬德资历官阶不够,更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