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儒将

他诧异的望向波动传来的方向,很是惊讶地道:“今天是各州府秋闱院试的日子吧,竟然有考生在院试时,就能引发如此动静的浩然正气?”

旁边一位大儒老者捋了捋胡须,对此却并不怎么震惊,而是颇为开心地笑着道:“鹏举你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所以对于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现在江南的杭州府,可是出现了一名绝世天才。若是培养得当,将来必定为我儒门的栋梁!为此,我们可都特意举办一次‘江南才子文会’。”

……

……

随着时间流逝,许仙桌子上还没做的试卷一点点变少,墨义和策论两部分他都做得很顺手,直抒胸臆,这半年来在杭州书院勤学苦练的积累都一点点化作文字,呈现在了答题试卷上。

不知不觉间,两日的时间就已过去,许仙将经帖、墨义、策论三部分做完。

最后一日,只需要完成最后剩下诗词。

院试的诗词也比府试的难度加大了很多,竟然要一次写出三首,这对于诗情才华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且作诗词很讲究灵感,若是没有灵感,半天恐怕也难以做出一首满意的诗词,通常在科举考试之中,几乎很难流传出经典传世的作品,大多数优秀的诗词都是在特殊偶然的情况下做出。

三首诗词指定的题材,倒不算太难。

分别是:边塞、秋景、思乡。

都算是比较正常、接触得比较多的题材,若是只作一首倒是简单,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三首,能勉强符合平仄韵脚,就算不错了。

许仙皱眉冥思苦想了许久,半天不知道用那三首诗词。

其实关于这三个题材的诗词,许仙脑海中装着有不少。可是一次院试就往外掏出三首传世名篇,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忽然许仙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眼睛骤然变亮,低声道:“似乎不用三首诗词啊……”

这三个题材,可以用三首诗词去分别呈现主题意境。可如果能用一首诗词,就能概括三个主题意境呢?

心念至此,许仙赶紧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了一下题目,发现题目里的确没有明确说明必须写出三首不同的诗词,只要求了诗词中囊括三大主题就行了。

一般人,肯定是要用三首诗词分别去表达三个主题。

若是一首诗就能将三大主题皆尽表达清楚,完全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