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红缨枪的色彩

梦想为王 中秋月明 3471 字 9个月前

到后来只要周波拿球做动作就能引起一大片掌声和欢呼。

他也愈发来劲,估计自己也像喝了一大碗美酒那么舒畅,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施展才华。

对方甚至连针对性的防守策略都没有确定,面对这样一个单兵水准高出一大截的前国内顶级球星,他们对区域联防、贴身紧逼、对位防守还是恶意缠斗都没法达成共识,防守自然就乱了!

没有教练,特别是老教头这样已经形成了绝对权威和全队依赖感的教父级教练,不在场边的时候,这支大学生队伍简直判若两人!

可以说他们在甲级队也就是中游水平,没有能够入选国家队级别的高手,没有被超级联赛会挖走的尖子,那都全靠老教头的指挥得当和精神鼓励,才能尽量超水平发挥,现在最为倚仗的法宝没有了,当然狼狈不堪。

老教头也真是把自己队伍的命门看得无比准确,或许他也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诫自己的球员,他的年纪不可能一直陪着他们走下去了。

所以光是从场上球员的动作看来,蓉都大学生们有备而来,万众一心的卯足了一股劲要干掉对手,又没有因为过于在乎比赛紧张变形,就是把这场比赛当成决赛来拼!

可平京的大学生们呢,没有那股子凶狠投入的劲头,感觉有点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的随意。

这种状况下,原以为是场龙争虎斗的对攻大战,结果却成了周波的水银灯下表演,两次助攻,一次间接策动整个攻击,三粒进球都是他大放异彩的结果。

中场休息的时候,平京大学生队甚至都没有垂头丧气,他们根本无心恋战,不在乎成绩,忙着下来打听消息!

迎接周波的就是一大片闪光灯。

几乎所有现场能够集中起来的十几家媒体全都把镜头挤在他身上。

然后和这些媒体一起,主席台上几乎所有来自各家职业俱乐部的经理、老板之类都挤到更衣室里面来!

没错,既然是正规大型体育中心,那么球场边就有标准的球队休息室更衣间,哪怕不是职业俱乐部那样的格局,也有大桌子堆满白浩南他们准备的饮品、鞋垫、绷带、传感器等等,球员们带着咬牙切齿的喜悦坐在周围。

然后轰的一下看见好多人挤着冲进来,门口两个赛事保安根本拉不住。

光是看看这些人身上的西装、羽绒服、大衣都看得出来是有钱有面儿的人物,现在却好像春运时候冲进火车站站台的返乡民工,急切热烈的眼神快速扫视抓住了周波呼啦啦的就涌上去!

好像他就是绿皮车厢里面最珍贵的那个空座位,哪怕这种老式车厢带着股说不出来的酸臭味,早就在会被淘汰的状态下。

还是让这些各家俱乐部趋之若鹜。

从没见过这种场面的大学生们惊呆了全都挤在无人问津的主教练身边,垂涎三尺。

老教头已经得到过太多荣誉,这么个大运会冠军对他不过是锦上添花,但对于正在崭露头角的白浩南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

甚至可能对平京队这帮球员来说,这个大运会比赛也不过是他们在甲级联赛完赛后的又一段征程,甚至有点疲惫的征程,已经鏖战了一整个赛季还不能像别的俱乐部那样放假,只能继续集训比赛到现在。

所以老教头忽然的因病离开,顿时让这支原本几乎预定了冠军的球队无心恋战。

对手招摇奔放的战舞,看台上花枝招展的美女,有些出乎意料的好几个看台都坐满了观众的场面,都没法激起平京大学生代表队的战意来。

甚至连看都不看。

他们一直在那带着焦灼的表情交头接耳,热身运动连助教都没有带头运转,大多坐在替补席边低头翻看手机,要不就干脆忙着打电话。

看台上的观众好像都注意到这支队伍的不对劲。

一身银灰色西装的白浩南,抱着手臂站在场边,静静的看着。

慈不掌兵。

如果老教头今早的做法是故意的,那他成全白浩南的时候,也伤害了这群关心担忧他的子弟兵。

可相比培育出来一个可以起到旗帜作用的青年教练,这群大学生球员失去一个大运会冠军,这中间的孰重孰轻那就全凭衡量了。

能说老教头的做法是错误的?不遵循体育公平竞赛的原则?

他已经在他能做到的范畴,尽量规避原则,却给白浩南提供最大可能性了。

白浩南再把目光往气势恢宏的体育中心观众席上看过去,和那些大学校园体育场不同,这种标准几万人大球场上,看台、顶棚包括主席台都要气派太多,而一大群衣冠气派的人物坐在那上面俯瞰斗兽场,他们的视线还有指指点点的方向,显然是周波,而不是那已经在甲级联赛里面打了几年的大学生球员们,更不可能是名不见经传的白浩南。

好久没站在这样的场面下了,仿佛是未来引领甲级队征战的预演,百分之八十空置的看台,无心恋战的对手,无人关注的媒体,这些消极的东西也和巨大场面感受一起袭来。

白浩南笑笑,用视线迎上跳完战舞回来的球员们,最后做了个调整:“波波把老董换下来,老董再休息下,记住我们的战术调整,波波上场以后,围绕他全力进攻的特点,如何保证他尽可能消耗更少,就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周波这样绝对高水平的核心差距就这点好,其他人不会有半点不忿嫉妒或者不配合,又或者说是大学生球员的战术素养让他们非常清楚只有把周波伺候好了,才有全场战斗的胜利,他们根本不会有凭什么我就非得低声下气的不知所谓。

特别是后点,这在相当多青训梯队里面非常让教练头疼,毕竟能走到成年一线队的年轻球员,几乎都是从一茬茬梯队里面大浪淘沙剩下来的精英,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同龄人中间出类拔萃,习惯了所有人围绕他行动,每次升级到新的级别队伍,这种有才华的年轻球员如何调整心态就是教练最挠头的难题之一。

所以以前老队伍很多有新人必须给老队员擦鞋、收拾装备之类安排,就是为了让这些心高气盛的年轻苗子能被动调整心态,可稍不注意又会演变成老队员欺凌折腾新人,尺度很难把握啊。

可偏偏白浩南的队里似乎没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