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军事的人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步枪的发展历史,不管是火绳枪也好,还是之后的燧发枪也罢,其发射距离和精度都无法保证。尤其是发射距离,火绳枪和燧发枪因为采用的是圆形弹丸,发射距离只有不到百步,这样的武器对付步兵都略显不足,如果遇到大规模的骑兵,百步的距离只不过是骑兵冲刺的几息时间,打完一枪就变成烧火棍了。
所以早期的火绳枪大多是采用密集的队形,再加上三段式轮流射击,才勉强保证的密集的攻击。
但事实上早期的火枪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加上无法大规模的装备军队,造成了早期火枪鸡肋的地位,甚至还没有一名弓箭手作用大,到了以骑射著称的满清时期,在面对晚明的火器时,差距没有扩大反而在减小,以至于被愚蠢的满清抛弃。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早期的火枪兵在面前一名骑兵的冲击时,能发射一发子弹就不错了,可是这一发子弹的命中率几乎无限趋于零。
再加上早期的火枪威力不大,只要是没有直接命中要害,最后死的只能是火枪手。
可是有了膛线、定装火药和米尼弹之后,局势立即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甄三在一年前就制造出燧发枪的原型,实验之后发现和火绳枪相差不大,只是把讨厌的火绳换成了燧石撞击装置,子弹的发射距离和精度,连同子弹的装填时间都没有多大改变,最多是前进了一小步。
而且甄乾推演过,还亲自实战模拟之后,发现燧发枪的威慑力并不大,必须要三倍于敌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攻击力,这个结果对于甄乾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这和后世的人海战术差不多,问题是甄乾有这样的财力和人力吗?
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结构并不复杂,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只有两个,那就是是枪管的材料和加工的方式。在原型枪上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和工艺,可是等到大批量生产制造时,就需要考虑加工成本和使用效率了,这是一个很难取舍的难题。
甄三也知道采用百炼钢,甚至是乌兹钢最好,可是狼穴中的百炼钢极少,主要都被加工成了盔甲刀剑,如果采用普通钢材,枪管在数次发射之后便会报废,这显然不适合用作制造枪管。
采用铜制材料制造枪管,同样会有许多问题,除了成本之外,因为柔软性被用在火炮上的优点,在加工枪管时反而成为了耐磨性极差的材料,铜制枪管的耐用性注定无法长期使用,必须采用极为坚硬的材料,这一点根本就不用甄乾去说,甄三便很快就认识到了。
铜在整个大唐都属于紧俏物资,如果被甄乾大规模的铸造成枪械,必然会引起整个大唐的铜价急速上涨。
就算甄乾愿意使用铜料,也一下子收集不到足够的铜料来源,在没有得到大量铜矿之前,用铜料加工制造枪械显然不合适,只适合用于制造枪械的原型样品。
狼穴一直都在改进百炼钢的加工工艺,焦炭的利用,热风炉的使用,水力锻压机的采用,让百炼钢的生产越来越成熟。
如果不是受制于狼穴的原因,甄三已经准备建造更大的炼钢炉,每炉可以生产出三吨左右的优质钢水,一旦这样的炼钢炉投入使用,必然能解决百炼钢产量不足的困境。
火枪和火炮一直都是狼穴最高的机密,在甄三取出华夏三型火枪之前,见过火枪的人整个狼穴不超过二十人。
甄九也是这次甄三到五峰列岛之后,才第一次见过火炮的真面目,之前倒是听说过甄三正在秘密的研制几种威力极大的武器,这次甄三来五峰列岛便带来了六门新型小型火炮,准备安装在舰船上实验,不过火枪却是第一次看见,对于这种外型更小的武器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