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就是谢涵,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谢涵听了这话腹诽不由得腹诽了一句,怎么这些大人们都喜欢用这种语气说话,真的很不舒服,仿佛自己成了某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一样。
当然,腹诽归腹诽,可这头还得抬。
“夏妹妹,本宫记得你似乎和这位小姑娘有些渊源,方才你莫不是在找她?”皇后细细看了谢涵两眼,转向了夏贵妃。
“回皇后娘娘,臣妾和这位谢姑娘的确有过两面之缘,第一次见她是在扬州,臣妾当时正和皇上游大明寺;第二次见她是在这御花园,彼时皇上把她叫进宫来问话,臣妾在一旁作陪。因此,得知这位谢姑娘进宫来应选才女,臣妾惊讶之余又有些挂心,因为臣妾知晓这位谢姑娘才年方十一,又在乡下生活多年,怕她不懂宫里的规矩不小心冲撞了人。”夏贵妃恭敬地回道。
她正愁不知怎么和皇后搭上话呢,哪知皇后偏偏问起了她。
“才十一岁,难怪身量这么小。不过也委实难得,小小年纪便有这等才气,也难怪皇上如此挂心了。”皇后见夏贵妃两次提到皇上,笑了笑,瞟了夏贵妃一眼,“不过说到宫里的规矩,本宫记得这位谢姑娘已经进过两次宫了,不会不懂宫里的规矩吧?”
谢涵听了这话忙跪下去磕了个头,“回皇后娘娘,臣女在幽州乡居多年,确实不太懂宫里规矩。皇上念在臣女幼年失怙失恃,对臣女有过诸多照拂,说臣女就是他看着长大的一个孩子,所以才会挂心。”
没办法,皇后发话了,说皇上对她如此挂心,传了出去,皇上就算不想把她收进宫也不行了,否则皇后的颜面何在?
还有皇后特地提到宫里的规矩,想必是发现了自己方才没有及时站住给她行礼,被视为大不敬了,所以谢涵不得不为自己申辩两句。
“孩子?一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皇后有点不可置信地看着谢涵。
这两人到底在搞什么?
凭她对皇上的了解,如果不是对谢涵有几分真心喜欢和疼爱,怎么可能会得知谢涵进京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把她接进宫来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