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独张氏不信,谢涵也不信,可郑氏已经把银票拿回来了,这事便不容质疑了。
且郑氏的解释是对方看上了那片荒山荒地,是可以种植果树和药材。
“药材?难不成是杜家买下来了?”张氏又问道。
谢涵见此打发李福去了一趟杜家,杜家回不是,他们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
张氏等人见不是杜家,均放下心来,警告了郑氏一番便一心一意地准备过年的物事来。
倒是谢涵对这件事留了心,打发李福去查一查到底是谁买下了这座庄子,幕后之人又是谁。
此外,谢涵命李福去打听郑氏的当票也有了回复,郑氏把家里的田地地契和金银细软一共当了一千两银子,且这笔银子是在买庄子前几天才当的,也就是她一开始折腾田地的起始资金是自己积攒下来的。
换句话就是郑氏这些年在没有进项的情形下还攒下了一千两银子,这个就值得谢涵怀疑了。
只是年根将近,张氏身子不好,又赶上朱泓送朱澘回门,谢涵便把这怀疑暂且压了下来。
大年三十这日,一家子都聚在了谢涵这边团聚,连谢沛和谢沁两家也都分别从石城和海宁赶回来了。
饭后,张氏和谢春生以及谢耕田谢耕山几个在大厅里着家务,谢沛带着几个弟弟在一旁耍点钱,谢莹带着几个辈在玩捉迷藏,而女眷们坐在暖阁里话聊天,着着就到了弯月的亲事,也到了谢泽的亲事。
“我先好来,我要养三个孩子,我可不能跟你们比,我还是老规矩,每人二十两银子。”孙氏笑道。
“二十两不少了,你二婶可本事了,不言声不言语地跟着别人倒腾起田地和庄子,一笔买卖就轻飘飘地挣了五百两银子。”吴氏道。
她本是一个没什么心眼的人,人也不精明,也不怎么会算账,因此她别的没记住,只记住了最后那座庄子挣了五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