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者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是造成的影响确实存在。
杜如晦在文章的结尾提到:“西游不仅仅是眼前十数年的事情,更是百年、千年之计,有利于华夏民族的源远流长。”
“一些的交流和发展,随着时代的潮流,只能是积极向上的,哪怕是有一段时间的低迷和黑暗,那也只是一段时间,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甚至,杜如晦还说,在发展的潮流之中,所经历的低迷和黑暗是前进路上必不可少也,也是前进路上应该发生的,然而,发展的潮流必定会战胜这种所谓的一时的低迷和黑暗。
杜如晦从先秦就开始例举说明,说了很多的事情,不得不让人信服。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的超高的身份使然。
更有学者在评论之中点出,对于一件事情的发展我们应当去剖析,去审视,而不是一味的去抨击,去否定。
似乎前面表达激烈的同志们,开始反思起来了,于是新闻算是压制住了。
新闻局的负责人对杜如晦是千恩万谢,否则等唐王知道这件事,自己没有处理好,那可就完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件事情唐王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自己处理的方式,是十分的恰当,而且十分的及时,最多被责罚几句,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此时的唐僧还不知道大唐长安因为自己发生了这么大的舆论漩涡,这件事情对他现在是没有直接影响,但是随着长安研究西行的学者越来越多,对唐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唐僧还不知道有一股强大的压力,正在慢慢的蓄力,等到有一天,会直接压向他。
“悟空,怎么样?”唐僧结果直播手机,问道。
随后便看着弹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难怪刚才孙悟空似笑非笑呢。
原来今天直播间的人气竟然超过了一万。
唐僧自然也从弹幕上知道了自己被唐王报道了!
“大家不要把事情立的这么高嘛,这只是一件小事情,贫僧感觉,是个正义的人,都会站出来的!”唐僧冲着弹幕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熟悉唐僧的观众,纷纷是竖起大拇指,向着唐僧,唐僧这话说的对。
但是,熟悉唐僧的观众,心中则是悱恻不已。
“长老,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就不拆穿你了!”
“长老,论吹牛,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楼上扶不扶老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