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韩飞定法

张良点头赞同。

“二位大人实在太客气了!”

贾诩没有拒绝,也不会拒绝,他笑着对二人道谢。

……

蒙恬府上,

“蒙将军,有一事,张房不得不说。”酒足饭饱,三人聊起了琐事,这时候张良突然严肃了起来。

“子良为何如此严肃,可是有何难处,若有难处但讲无妨,蒙田会尽力而为的。”

蒙恬以为张良是遇到麻烦,所以立即说道。

“不是张某有麻烦了,而是蒙将军你有麻烦了。”张良摇头,沉声道。

“某能有什么麻烦?”

蒙恬对于张良说自己有麻烦了,完全不在意,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会有麻烦。

“董府一事,便是你的麻烦?”张良郑重的说道。

“董府包庇李儒,某软禁董府之人,莫非某还做错了不成。”

蒙恬的语气有些不善,脸色也不好,很明显他对于张良说的话,并不喜欢。

“并非是将军软禁董府的人有错,而且将军进府时,还有与董承交谈时所说的话有问题。”张良摇头解释道。

“董承说到底还是上谷王的亲戚,上谷王是陛下亲弟,即便上谷王与陛下间,与朝廷间有些问题,但他终归是陛下亲弟,代表着皇室,若董承不将上谷王摆出来也就罢了,可董承拿出了上谷王的名号,可将军你依旧强硬行事,如此在有心人眼里,可是为漠视上谷王,漠视皇室,可治你一大不敬之罪。”

张良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另外蒙将军曾在董府内放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等豪言,在有心人眼里同样是对付将军的借口,即便陛下再怎么信任将军,在怎么重视将军,也会难做,甚至在将来会对将来产生隔阂。这于将军,于陛下都无利。”

蒙恬没有搭话,因为蒙恬此时的脸色很难看,听了张良的话,他也明白过来了,他昨夜的事情的确对自己不利,是他太过冲动了。

“子良,可有良策!”

蒙恬期待的看着张良。

“既然提出来了,张房有应对之法。”张良自信的说道。

“请赐教!”

蒙恬恭敬的等候张良答话。

“不知王大人所说的人才是谁,我等可识得?”赵普好奇的问道。

“多的某也不知道,只知他名韩飞,字定法!”王伯当回答道。

“韩非!”

王伯当之言一出满堂皆惊,毕竟韩非这个名字太过出名了。

“哈哈,诸位原来也和某一样啊,起初某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大吃一惊啊!不过此韩飞非彼韩非,诸位不必担忧。”

王伯当见到众人的模样,顿时大笑起来,当初刘辩让他去找韩非的时候他也是有些惊讶,不过后来知道才知道只不过是同音罢了。

“这韩飞是何来历?”张良好奇的问道。

“这韩飞原本不过是一山中隐士,并无什么来头,也没什么名气,前段时间陛下突然让某前去寻找,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他,找到后才发觉,此人的确有些本事。”王伯当回答道。

“噢,何出此言啊?”

赵普有些惊讶,一个丝毫没有名气的隐士能得到王伯当的夸赞,可是很难得,他们可是清楚王伯当可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啊,并不是一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将。

“此人乃是战国韩非的后代,取名韩飞便是为了恢复先祖的荣光,光大法家学术,他取字定法,这些年来一直在山中,潜心钻研法家学术。”王伯当回答道。

“原来是名人后,而且还是一个勤勉上进的才子啊。”

赵普言语中对韩非有些轻视,认为韩飞不过是打着法家还有韩非的名号才获得刘辩看重的。

“赵大人,这你就想错了,韩飞此人可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下山后,陛下便召见了他,第二天燕京就颁布了新的律法,新法颁布,朝中大臣,毫无过激反对,燕京县令包拯大人更是对新法赞不绝口。”

王伯当看出了赵普对韩非的轻视,立即对其进行反驳。

“那依照王大人所说,韩飞此来是为了给凉州,司隶颁布新的律法了。”蒙恬开口说道。

“并非如此,韩飞此来,只为了解此地百姓的情况,同时帮助诸位大人,治理地方。”王伯当解释道。

“看来陛下是想在平定叛乱后,重新颁布新的大汉律法,而这韩飞便是最重要的人了。某倒是对这新的大汉律法有些期待了。”

张良惊喜的说道,张良似乎已经猜到了刘辩还有韩非的目的了。

“子良,莫要藏着掖着,既然有了想法,那便与诸位说说吧!”

“陛下让韩飞前来长安,体会民情,不外乎让他根据此地的情况制定律法,大汉有幽州,凉州,并州,司隶,冀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十三州,各地民情不同,风俗不同,律法也必然不同,陛下是打算让韩飞依据各州情况起草新的律法啊!”张良对众人解释道,

“大汉何等辽阔,不说十三州各有不同,一州之内,每郡亦不同,甚至各县也不同,这得多麻烦啊!”赵普惊呼。

“赵大人忘了吗,陛下不是让诸位大人跟随诸位将军前往各地镇守吗,某猜想陛下是让诸位大人帮助各位将军管理后方,治理百姓,甚至是出谋划策,如今看来陛下或许这些大人将来也会要参与新法的制定啊。”张良笑道。

“子良言之有理!”赵普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