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夜市啊?我也去。”下铺中间躺着那个坐了起来接话,梳着整齐的三七分头,肤色偏黑,浓眉大眼的,长的和年轻时候的周总理有点连相,是新民那边小坨子人,叫罗庆贺。
新民是奉天下辖市,这算是地地道道的奉天人,在这边也不好使。
罗庆贺从铺上下来,穿上鞋,边系鞋带边说:“我想买件衣服,一个人不太敢去,正好大伙一起。”
小伟笑着说:“还有要去的没?干脆都一起去算了。”
辽东这边的地名以及盖房子的样式和大部分地方不一样。以奉天城为中心,全叫屯,皇姑屯,陈相屯,吴相屯,房子的样式是弧顶方墙,宽大而且高。
再往外围走就是坨子,窝棚这类的地名,房子还是宽大高,不过房顶变成了平的。
再往外就到了海边,往西走叫店,往东走叫堡,其中夹着一些寨和营子,房子变成了尖顶,就是比较常见的那种砖瓦房了,不过原来都是茅草房,这就是封建社会那会儿阶级的直观体现。屯是官家,坨子窝棚是官家的土地,店是官家经营的交通货物中转流通之地,堡是绅,寨是原住民,营子是团练所,还有卫,那是国家驻军营地,和地方上无关。
……
八点,金姐换了身衣服,和李娜两个一起上来喊人,一群人下楼去太原街夜市。
夜市就在太原街中间段的步行街上,从北二马路到中华路。
太原街之所以出名,成为奉天及至全国闻名的商业街道,是缘于它的出身。这条始建于1892年的西四条街,从建成起就成为商业街道,1905年,日俄战争,rb人打败了俄国佬实际占领了奉天,重新对奉天进到了修建和规划,1910年西四条街变成了春日町,成为当时东北亚最有名气的商业街区。
解放后,街道改名为太原街,但其性质没有改变,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几条商业街之一,其繁华程度为国内商业街区之首,一度盖住了沪hn京路的风采。
从新世界天桥过去,下来就是步行街的路口,也是夜市的头,远远就能看到里面密麻的人群,卖东西的摊子都背靠背摆在路的中间,买东西的人从两边楼下通行。
这会儿这一片虽然繁华,但是还没有后世那种不夜城一样的感觉,路灯下摊子上都点着灯泡,把自己这一小块照得通亮,方便行人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