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城隍庙

春风二十年 宁溪南 2302 字 10个月前

这次出来的目的也是开开眼界,自然要多走多看多听。

淮海路,四川北路和南京路被称为沪海三大商业街,在90年这会儿就已经相当繁荣了,淮海路走的是高端路线,这里这个时候就已经品牌云集了,四川北路则是民众路线,小店杂铺居多,平民消费。南京路就不说了,这里是为外地人精心准备的。

不得不说,在90年代初这会儿,若是说到时髦还真得看沪海这边。京城这会儿还显得土里土气的拿范儿,广东是不论不类的港化,沪海这边已经有了品牌意识,有了整体的穿着理念,从发型服饰到香水眼镜都已经在讲究一个搭配。

别小看搭配,好像是感觉起来没什么大用的小事,在90年,穿西装戴前进帽穿千层底真的很常见。

小红看着大街上的女人总要抱以惊叹的目光,小伟也在认真观察,走走看看,从审美到眼界就在慢慢的提升,对时髦也有了清晰的概念。这会儿还没有时尚这个词。

“我记着沪海不是有个霞飞路挺出名的吗?记着原来旧社会那会儿一说什么就是霞飞路霞飞路的,好像不少历史名人都在那里。对了,还有霞飞雪花膏。”小红看着路边的店铺问小伟。

小伟扭头看小刘,小刘笑着说:“这里就是,这里就是原来的霞飞路。这条路原来是法国人建的,霞飞是法国挺有名的一个将军。后来解放了纪念淮海战役这条路就改成淮海路了。”

小红扭脸问小伟:“你咋不知道呢?人家都知道。”

小伟说:“你一个大学生都不知道我上哪知道去啊?我又没来过。这以后不就知道了嘛。”小红嘟着嘴有点不高兴。

来都来了,自然不能空手而归,陈辉的夏茂盛的陈晓的耿惠的,当然少不了小红的,连嘎子和小刘都一人整了一身。小伟也是从里到外换了一茬。

等回到酒店洗漱一下换了衣服再出来,四个人的形像就已经大变样了。

小伟抓了抓头皮说:“我就影影晃晃的记着个方向,具体怎么走我就不知道了。”

小红扯着小伟说:“随便走吧,方向对了就差不多。”

几个人顺着马路往右边走,也不知道对面这条路是通向哪的,反正习里糊涂走。走了一段,小刘指着四个人的左边说:“那边是公园不?”

路灯只能照亮一点点范围,四个人努力的往小刘指的那里看,反正感觉像是一片树木。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又分岔口了,三个人都看向小伟,小伟说:“如果刚才那是公园的话,这会儿应该往左,往公园前面走。”

四个人就拐进左边的路口,这段不知道为什么连路灯都是隔着好远好远才有一个了,路上也没有人和车,这片就不是居民区。

又走了一百多米,小刘说:“对了对了,应该走对了,你看前面那片。”前面隔着几十米远的对面一片灯火通明,能看见不少人影在走动,四个人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果然是对了的,又走了一百多米,灯光亮了起来,向右一拐,一片热闹呈现眼前。

城隍庙这会儿已经关闭了,庙不大,庙前有一方水池,也不大。在水池边上一栋三层古制高楼,楼下围着半圈古制平屋,里面人影攒动,吵杂声随风入耳而来,空气中也闻到了食物的香气。

转了一圈,平屋这边形成的狭长窄巷里全是古玩字画一类的工艺品销售,也有古制长衣,也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能穿上这个,都是丝绸制成,看上去也并不高端,但卖的价格到是实打实的贵。

楼上全是吃的,不过大多是各种包点,一个蟹黄包要八块钱,虾仁水晶包十二,而且这会儿也已经要打烊了,售货员有点不想搭理人,懒洋洋的态度。

小刘叹了口气说:“到了沪海才知道自己有多穷啊,我一个月工资能吃两顿饱饭。”

小红说:“不到京城不觉得官小,不到沪海不知道钱少,你感叹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