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会谈

春风二十年 宁溪南 2310 字 10个月前

米市长问:“怎么有这么多?”

小伟说:“饭店,一个店差不多有四十到六十人,食品这块,我们是门店销售,一个店三到五个人不等,但店比较多,比如喜都,计划中这里是三十个店面。奉天是九十个店面,然后要加上运输,配套车间,后勤人员等等。

地产也是用人比较多的地方,我们现在下面有七个施工队,加上工程师,内勤人员,外联什么的,人数就上来了。如果喜都这边的分部开建,我们除了工程师和主要岗位以外,都会从本地招工。”

招商局的干部点了点头,对米市长说:“对,他有地产公司,这个是密集型产业。”

米市长问:“你们计划在喜都的投资额度有多少?会不公发生什么变化?”

小伟说:“主体建设加上设备投资,到完成的话,二千万肯定是有的。这个数值的确会变化,不过,是往多了变。我们还打算在市内购置一些房产进行改造,这个数值暂时定不下来。”

招商局的干部问:“对这部分房产有什么要求吗?”

小伟说:“交通便利,辐射面大,最好是历史气息浓郁的老建筑,特色建筑,最好是那种能够在新的城市规划中长期存在的有代表性的老建筑。当然,占地面积不能太小,楼层不能少于三层。我们在奉天和大联已经买下了一批这种建筑,奉天方面的改造已经在收尾了。”

招商局的干部想了一下,说:“符合这样条件的建筑我们喜都还是有不少的,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它能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长期存在,这是个问题。必竟城市的规划发展需要向前,现代化,都市化才是长远目标。”

小伟说:“昨天我到处走了一圈看了一下,也想了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就是地块产权的完整性,如果未来需要改建,只要不影响归属,我们可以自己进行建设,当然,我们会尊重喜都的规划指导。”

陈辉说:“其实保留一些老建筑并不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更不影响现代化和都市化。老建筑代表着的是一段历史,它的存在更能证明这个城市的传承和伟大。我去过国外不少地方,那边的城市发展比咱们快,但并不坚持全部现代化,反而他们对老建筑老城区的保护更加重视。”

九点四十五分。

喜都米市长带着招商局规划局的相关领导来到长春宾馆。这会儿国内已经开始党政分工了。

服务员引导着一众领导直接来到小伟他们的套房,大家握手寒喧了一下在会客厅落座,服务员马上送上了茶水,没用小伟去叫,宾馆的领导这会儿正亲自守在外边呢。他也想上进啊。

李卫兵和王刚这会儿就上不了台面了,两个人自动躲到卧室里去了。

小伟其实有点儿紧张,还是头一次正儿八经的和这么大的领导打交道呢,虽然自家老丈人现在也是高官了,老陈天天见面,秦局李局王局一类的也总打交道,但那都是叔叔伯伯的,和这完全不一样。

“欢迎你们来吉北投资,喜都是一座拥有浓厚历史的文化名城,正需要你们这种有朝气,有干劲儿的年轻人来创业发展,喜都的腾飞以后就看你们年青人啦,我们都老喽,跟不上你们了。”米市长先打开了话匣子,一副长者的口吻和派头,挥手投足间摆足了官架子。

其实越往上,架子越小,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用外在的什么东西来强调自己了。

举个例子,比如打电话。

“你好,我是xx市(xx区)xx局xx科科长xxo。”

“我是xx市(xx区)xxx。”

“我是xxx,有话请讲。”

到了一定的位置和高度,其实所有附加的东西就都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因为那时候你自己就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