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伟说:“如果你妈一直不同意,你能过来吗?你不过来,红梅怎么办?守着本结婚证过呗?连离婚都得等你来,她这辈子就这么坑了呗?你是个大老爷们,能说服你妈同意,就过来光明正大的娶,要不还是算了。我不能眼看着红梅跳坑。”
于秋看了单红梅一眼:“那孩子怎么办?”
小伟说:“孩子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红梅不想要就打掉,想要就生,她爸妈也知道了,不算什么大事儿。”
于秋说:“可是可是,可是没结婚,孩子将来户口怎么办?”
小伟看了于秋一眼:“你当我是摆设呀?上个户口有什么难的吗?”
于秋问:“那孩子姓啥?”
单红梅说:“你来了就姓于,你不来就姓单。我等到孩子出生,要是孩子生了你还没来就算了,我承认我喜欢你,但是感情不是折腾我的理由,就是为了孩子我都不可能去蛟河。
你妈我可以孝顺,你姐你妹我可以当亲姐亲妹,但是,就因为这个就得离开奉天放弃职业放弃一个月几千块的收入去农村跟你吃苦我做不到。我不是吃不了苦。”
于秋苦笑,说:“我知道你不是怕吃苦,我也不想回去啊,我在这边就算上班也不比你挣的少,我回去就算进了单位也不过几百块钱,种个屁地,早就没地了。
我姐在厂里,一个月两百多三百,我妈什么收入没有,就伺弄点鸡鸭,我妹妹家里蹲,回去干什么?可是,我也不能说妈不要了啊。”
小伟问:“那你妈靠什么活着呀?你姐养?”
于秋说:“我和我姐呗,我姐一个月给一百,我给两百,有时候三百,我在部队人家都攒钱,就我一点儿攒不下。”顿了一下说:“还得给我妹。”
小伟说:“你妹多大?”
交等了郝大伟几句,小伟开车往回走。
想了想给陈辉打了个电话,陈辉给按了。
回到万柳,把车停好到大爷的便利店里转了转,大爷不在,继大娘守在收款台后面,里面雇了两个女的理货带防丢,主要是注意监控的死角。这店里来的都是厂里的工人和边上的住户,一般也不会偷,这要是爆光了可就没脸在这一片儿呆了。
“生意怎么样大娘?”小伟问了一句。
继大娘从收款台后面站起来,笑着说:“还成,咋也比种地强,你今天没事儿啦?”
小伟说:“刚回来,顺腿过来看看,要是有不好卖的东西你就吱一声,我让人来给你们调换,要是有人想买什么没有的你也喊我。”
继大娘答应了一声,小伟出来准备上楼,进了院子随意的往厂子那边看了一眼,看到单红梅办公室门口放着一个旅行袋,就是这个年代老百姓出门最常见的那种尼龙布拎袋,军绿色的。这个是大个的,装满了东西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拎得动。
尼龙布就是今天的牛津布,现在成了豪华布料了,成品卖的都挺贵的。
尼龙布分为涤纶和锦纶,涤纶是英国人发明的,进入我国后曾经风糜一时,就是的确良。当时送姑娘一条的确良裙子绝对比现在送个什么驴包牛逼。
锦纶是我们自产的,因为58年诞生在锦西(胡芦岛)市,所以命名为锦纶,像涤纶一样就是尼龙的一个中国名字,没有什么特别的。
小伟想了想,信步走了过去。
单红梅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又怀着孕,还是看一眼才放心。心里想着明天是不是在大门这设个门岗,马上又想起来王所说在这边设驻警点儿的事来,因为一直在忙,这边副楼也一直没弄好,就忘了。
小伟敲了敲门,拉开屋门看进去,却看见单红梅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说话,看着情绪不太好,那人背对着房门,不过小伟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是于秋。
单红梅抬头看过来,于秋也扭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