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民办教师

春风二十年 宁溪南 2216 字 10个月前

小伟摇摇头:“不,没那个精力。让农民自己养吧,我收。有人胆大敢多养的我支持,县里可以办。但是,要保证质量。

饲料只能用我们的,可以先用后算账。菜的话,化肥农药最好少用或者不用,到时候收购价格可以提高点儿。”

厉书记有点儿古怪的看着小伟,小伟反应了过来,说:“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们生产的饲料和别人的有点不一样,是特殊配方,主要是供我们自己猪场的,吃这个长起来的猪我心里有底。

愿意养殖的人家可以先签合同再养,这样心里也有底儿。

我们需要的量可不是一点半点,光咱们县远远不够,我们得培养更多的养殖户,就近供应,所以我得保证质量。不合格的我肯定不要,就是我叔种的我都不要。”

厉书记问:“你在奉天那边到底干什么?不是说食品厂什么的吗?”

小伟说:“食品厂,蛋糕店,酒店饭店,商场,什么都干了点儿。不光奉天,基本上下面每个市都有,咱们市里也有,明年这边商场也要开业了。”

厉书记问:“在哪块?”

小伟说:“永丰那片儿。到时候县里的东西就供应这边。”

厉书记问:“运输的问题怎么解决?结款期限呢?”

小伟说:“我们来收,部队上的车过来拉。现场称重现场付款,我不拖欠。不过,像青菜,要整理清洗好,我的人来了直接装箱称重,可不能乱七八糟连梗带泥的,那不行。”

厉书记问:“猪也直接拉走?鼓励一下这一年可不少,上千头是有了。”

小伟说:“到时候我在河边建个屠宰厂,杀猪,加工点儿肉肠蛋肠血肠什么的。”

厉书记说:“现在下面村里的老师啊,都是在村里过了大半辈子的,房子在那,地在那,不好办哪,不少人呢,安置是个问题,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小伟说:“这不是问题。人还能不喜欢往好的地方走啊?老师是皇粮户,也就是一点自留地。我直接把教师楼盖了,白给,所有任教老师都分一套,不过要等到退休这房子才归个人,半道辞职走人的得把房子交回来。”

厉书记意外的仔细看了小伟一眼:“盖房子?楼房?白给?”

小伟点了下头说:“楼房,白给。条件就是干到退休,除非是有了什么大事。”

厉书记右手放到靠椅扶手上轻轻敲了几下,说:“这到是个不错的条件。还有一个问题,这一下增加不少老师,财政上怕是转不过来呀。

我也不瞒你,市里老师的正式编制有限,咱们县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说是国家有补贴,反正我是从来没见到过,全是走的地方财政。

甚至正式老师的一部分工资福利都是我们从边边角角挤出来的,就这样,我们县里还欠着一部分呢,如果你这几所学校建起来,按你的想法,增另几十个老师是少的,钱从哪出?”

从50年代大力兴建教育开始,民办教师就出现在历史长河里,而且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广大农村的主要师资力量几乎全部是民办教师挺起来的。

然而,这些为了教育事业,一生埋头在大山僻壤里,献出了青春甚至生命的人,大多数却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从80年代末起,大面积的托欠工资现像开始出现,没有人关注,更没有人在意。

喊着一切为了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我们,事实上却是一个最不在意孩子,也最不重视教育的国度,有钱招待吃喝换好车发福利,却没钱给民办教师补发那点儿微薄的工资。

能想像得到吗?一直到2000年以后,大部分地区的民办教师还拿着一两百块的工资,而且还拿不完。

然后有人呼吁,有人奔走,最后终于给这群可怜的人出了政策,却是关、转、招、辞、退,那点可怜的转招名额都是什么人享受了使用了?

报纸声嘶力竭的颂扬着民办教师的问题终得解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