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这是造福下一代

春风二十年 宁溪南 2231 字 10个月前

县长问:“你往哪卖?这东西哪都有,不会饱合?”

小伟说:“我不转手,是直接进超市销售。我们公司现在下面有超市商场便利店,都可以经营这一块,整个东北我都要开,包括关内,京都和天京的地已经买下来了,明年开始建设。

将来冀北鲁东这都是要开发的。而且我们自己有酒店饭店,这就要消耗不少。这里是我家嘛,我肯定是要支持的,我如果需要是十,那就先紧着咱们县,剩下的再拿出去分。”

县长拍了一下巴掌,对厉书记说:“有这句话咱们还怕啥?”

厉书记眯着眼睛想了想,问:“冬天的货全得南方过来吧?你说,咱们发展一下大棚行不行?”

县长说:“对对对对,大棚。我和书记出去考察,看关外不少地方都在发展这个,冬天的反季菜,卖价高收入好。”

小伟说:“只要是种出来我就要。但是这块儿,还是得谨慎,这可不是小事,投资不小。最好是先小面积试试,没问题了再推广。我这边可以联系农大给点技术支持。”

小红拿手指捅了捅小伟:“不是说学校的事吗?”

小伟说:“对对,咱还是说学校的事吧,种植养殖这事儿是板上钉钉的,不用商量什么你们搞就行了。我同意王主任说的这个,分片改造这个方案。

这个你比我清楚,所以听你的,你感觉在哪里建合适我就建在哪里,建设以及配套这块都不用你们管,我建好了移交。

你们把教职工这块安排妥就行,还有就是后期的各方面资金,大爷,这块就看你的了,我该做的都做了。”

县长想了想对厉书记说:“书记,要不,就干吧,教育口单独列出来。小伟做到这份上了,咱也不能落下,发展教育是造福下一代的事儿,不小。”

几个人都进入思考状态,县长说:“详细说说。”

王主任说:“其实这想法我早早就有,包括下面差不多的申请也是年年交,说实话就是实现不了。选几个中心点,把分散的生源集中起来住读,不但能提高孩子的成绩,也省了资源的浪费。

校址确定以后,辐射片儿里的驻村老师都抽上来,原学校班子不动,这么的缺口就小多了,解决起来也容易的多。只不过,我们计算过,这么下来需要的资金可不少。”

小伟问:“你们计算的资金是多少?”

王主任说:“我们考虑的中心校是四个,原校舍能用一部分,增加一些现代化的教具设备,整个下来的话,最少得一百五十万,最少。”

小红冲口而出:“这么少?”

王主任苦笑:“不少啦,平均一所学校接近四十万呢,这还不包括学生住校产生的费用,像吃饭问题。行李到是可以从家里带。但要增加一部分生活老师负责宿舍管理,要办食堂,这都得钱哪。”

县长问:“生活方面,适当的向家庭收取一些费用不行吗?”

王主任摇了摇头说:“不可能的事儿,咱们下面农民一年收入才多少?不要钱都不想念呢。再说收多少?收少了没意义,收多了他没有。”

县长对厉书记说:“吃住是问题,一个学生一天三餐,怎么也得几块钱,一年下来就是五六百六七百,确实负担不起。”

厉书记缓缓点了点头,说:“四所学校,光是吃一年就是一百多万,这比建学校还贵。”

王主任说:“对,而且这是个持续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所以这个方案被我直接压住了,不现实。”

县长扭头看向小伟:“还有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一年也是至少几十万,四五十万。我不瞒你,现在县里教师工资这块还欠着几十万呢,经费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