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杨沐就将自己的主要想法叙述了出来。
谏书上,那些所谓的削减待遇和特权,杨沐是纹丝未动。
最主要的,还是在世袭一事上。
至于如何世袭,杨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类似于推恩令。
譬如,一个五星的侯爵,将爵位传给了后辈的时候,嫡长子的爵位减少三个级别,变成了二星侯爵,其余的几个儿子,瓜分剩余的积分。
这样一来,爵位就会一级一级的递减。
以如今大苍王朝的人均寿命来算,约莫过个十年,第一代的勋爵就都死得差不多了,短命一些的家族,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就世袭了几代。
改变世袭的方式,而并不是直接砍掉他们的利益,一方面会让勋爵贵族们没那么大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等于是团结了勋爵家庭内部其余的成员。
这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侯爵之家,在正常的情况下,嫡长子会继承爵位,其余庶子各谋出路,一般会选择经商和打理家族产业,阶层地位也就只比一般的平民百姓高一些罢了。
但是,如果能够分得积分,获得一个爵位,那么地位就是一个飞跃。
所谓三妻四妾,那么其余的妻妾都不是省油的灯,一天到晚各种手段吹枕边风,烦都能烦死,哪里还有心思关心身后事,况且被这一搅和,反而觉得这个办法还不错,也不是朝廷夺爵,而是换一个方式将爵位传承,分成不同的份数而已。
接下来几天,杨沐又召集了几位重臣,商讨此事。
三月份,随着一纸《推恩令》,天下震动。
考虑到如今天下大定,边疆也无事,六大军团各自镇守疆域,所以作为主帅的卫忠全和司马宏两人,如今都在京城修养。
而麒麟军团的耿贵,则是已经卸下了大元帅的职务,在家里享天伦之乐,杨沐钦点了元洪担任麒麟军的大元帅。
所以,便是在诏书发布之后的十几天,在外地的四大军团的大元帅,就收到了消息,纷纷奉诏回京。
杨沐在紫宸殿摆下了一桌筵席,君臣大乐。
而后,他也不拐弯抹角,便将范宏济与王膺前后两封临终谏书,交予了六人查看。
良久,六位大元帅互相传阅完毕,面色不一。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自然不在乎这些世俗利益,但是如此一来,举国上下的将士作何感想?”卫忠全脸上有忧虑之色。
闻言,司马宏也点了点头,道:“天下初定,将士们为了功勋而奋勇杀敌,大好的前程,福荫子孙,如今陛下要推行如此急躁的改革,恐怕会令将士们不满。”
韩桐也表态,道:“臣不贪图爵位,儿孙也有自己的机遇,只是底下的将士难免会有非议,还请陛下寻一个两全之策。”
麒麟军团的大元帅元洪顿了顿,迟疑道:“臣听闻,我大苍王朝的北境,正在遭受来自大庆王朝和大统王朝的威胁,这个时候推行功勋爵,会不会打击士气。”
其余的几位大元帅也都点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都不傻,自然也能够明白,皇帝陛下召集大家而来,自然是有推行改革的意向,他们其实也做好了准备牺牲掉一些自己的利益。
但是,如今的大苍王朝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一步步从小国慢慢成长的国家了,利益阶层已经形成,特别是功勋爵这个庞然大物,不是谁都能够轻易撼动的。
这就好比是过去那些大的诸侯国,门阀世族的利益太大,哪怕是各国的皇帝也不敢轻易改革,一个个国家的制度固化,可谓是积重难返。
如今大苍王朝,虽然不至于说是积重难返,但是说难以一下子调转方向,是毫不夸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