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石桌前的几个丫鬟赶紧应是之后,便急忙准备将李元搀扶下来。
李元带着甜甜的笑意对着母亲说道:“母亲,不光是孩儿的丫鬟们,便是您和父亲身边的丫鬟们为了服侍我们整日里都是提心吊胆的,平日里能给他们一些宽容应当给一些他们宽容才是。”
此时李元已经从石桌上跳下,落地时并未发出任何的声响,就已经被丫鬟们用力接住,正了正衣冠,李元便大大咧咧的朝母亲凉王妃走去,恭敬见了一礼。
凉王妃见这个带人宽厚的小子,身为母亲,也是觉得这孩子从小就有些不同于那些深家大院的纨绔们。
“就你鬼精,就你懂得多,就你宽厚,我和你父亲都不宽厚,行了吧!”凉王妃宠爱的说道。
李元呵呵一笑,不说什么,只是问道:“师父真的来了吗?”
凉王妃见李元听到师父的时候便开始乖巧起来,心中对这个平日里虽然学习圣人留书不怎么积极的小子,对于那个仙人般的师父可真是极度的依赖。
铅汞之术、长生之术、五行数术之类的东西对于门外汉来说,终究是一些奇技淫巧,不足挂齿,是歪门邪道,但是似乎那个老道又是真的有本事,而且据说李元这孩子的名字还是那老道起的,所以凉王妃对于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真的能习得长生之术,那也是极好的。
“来了,正在你的书房之中……”
不等凉王妃说完,李元已经迈起小脚噗噗噗的朝着前院的书房跑去,几个李元的贴身丫鬟朝凉王妃裣衽一礼之后,赶紧追向了李元,望着李元和丫鬟们风一般离去的背影,凉王妃不禁笑着摇头。
虽然早在唐国立国之前,大陆上便流传着霞举飞升,移山填海的道门高人的说法,但是具体说道谁人见过,可是却没有人说清,所谓口口相传,便是真的见过,也便像是在胡诌了,所以对于未曾亲眼见过神仙般的道人的人们来说,修道还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事情。
唐国之所以将道教尊为国教,乃是因为道教在普通人眼中有着极为神圣的印象,所以普通人总是愿意将道人和仙人联系在一起,而更重要的是唐国历经十数年混战才夺得这天下,民生凋敝再也经不起折腾,而道教的无为而治理论颇为符合当下的局面,所以作为治世之策是为上策。
唐国尊道教为国教,那民间自然就掀起信道之风,所以佛教在唐国的传播并不是很顺利。
这一点在这个典型唐人李元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些身份尊贵的人们更愿意在家中请一个类似于先生一般的道人教导孩子,虽然更多的是担当与私塾先生一样的角色,教些道家的道藏典籍,但却是真正的体现出道教的普及。
吱呀一声,书房的那一对红漆木门被李元推开,尚未见到师父的身影时,便已经甜甜的喊出师父,那端坐于书桌前的道人宣虚听到之后,也是露出慈祥的笑意,盯着汗涔涔跑来的李元,李元一屁股坐在师父宣虚跟前呼呼的穿着粗气,书房门被跟随而来的丫鬟们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