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捋着胡子,却是手上一空,才发现自己的胡子早已经没了,他笑道:“哎呀,本来我就想送个牌匾来,请城中有识之士来书写,本官致力于县中事务,久未动笔,也不知道有没有生疏,不过想来,在这阳谷县能写得一手好字的,跟本官不相上下的,基本没有,加上大郎盛情难却,只好献丑了!”
武大郎没读过多少书,哪里知道什么苏门学士,什么黄庭坚,既然大家说知县的墨宝十分值钱,那自然是求他来写了,还管那黄庭坚的嫡孙在后面气得全身发抖。
陈二狗是识相之人,早已把笔墨拿了出来,武大郎搬了椅子出来,知县笑道:“写字哪有坐椅子的!”,慌得武大郎立刻把椅子拿走。
知县问道:“大郎的宝号叫什么名字?”
“回相公,叫武大郎烧饼!”武大郎慌忙回道。
“嗯,好,简单明了!”知县并没有落笔,而是背着手,在商铺前慢慢的走动,大家的眼光都随着他而转动,不明所以。
书童扯了一下武松的衣袖,低声说道:“都头,相公写字必须奉有檀香。”
武松立刻领悟:“没错,古人写字之前都要点上檀香,更有甚者沐浴更衣。”
他立刻吩咐陈二狗买了檀香,在香炉上点上,陈二狗也不懂,反正买了一个拜神用的香炉,在里面胡乱的放了泥土枯叶,像给祖先上香一样,点了三根檀香,知县心道:“这泼赖真是不通世事,不过也罢,我来这里也并非为此,早早写完,跟武松商量大事要紧。”
知县闭上眼睛,对着檀香,故作冥想了一阵,大笔一挥,写上“武大郎烧饼”五个大字,武松一看,果然十分工整漂亮,忍不住喝一声彩:“好!”
众人也跟着大声喝彩,只有那黄道原看了,心中咒骂:“这哪里是什么书法,不过跟大街上代人写书信的落第秀才差不多,跟我的简直天壤之别,这群人真是不识好歹!”
可他也是无可奈何,只得趁着大家不注意,恨恨的走了,知县听大家恭维了一轮,十分满意,也勉励了武大郎几句,便对武松说道:
“武都头,既然在这里跟你碰面,咱们虽有品位高低之分,也算是分属同僚,还没跟你一起同台吃饭喝酒,今日难得,便一起到狮子楼喝酒谈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