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杂志?”
蔡京一愣,这本书他没怎么看过,倒是《花魁》画册他每期必看——《文曲星》是“科举补习材料”,蔡京是能给科举考试出题目的人,还看什么?而《花魁》画册是必须要看的,因为上面不时会出现“赵小乙”的作品,是需要认证学习的……
“《文曲星》虽然因为科举而起,但是上面刊登的文章也不都和科举有关。”武好古说,“其中也有一些和国家大事有关系的。”
“可是关于府兵制的议论?”蔡京问。这事儿他还是知道的,而且也看过一些讨论府兵制的文章。不过在他看来,这些文章的水平有限,多数都是在纸上谈兵。
武好古笑着点点头,“官家觉得看《文曲星》的人比在国子监读书的人可多多了!若是能将《文曲星》变成官家的喉舌,那么以后官家做事所受到的制肘可就少多了。”
“制肘?”蔡京拧起眉头,沉默了一会儿,“官家是想让《文曲星》去牵制台谏和国子监?”
武好古笑了笑:“官家并非对台谏有所不满,只是想要打通上下消息相传之路,免得被奸人蒙蔽。”
北宋中央的权力架构并不是君王专断,还是存在一定权力制衡的。比如相权对君权就存在一定制约,而台谏又能制约相权,以国子监为首领的清流物议,又能对所有的宰执重臣构成一定的监督。
不过这种监督和制衡机制还是浮在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乃至平民百姓基本上没有说话发声的渠道。同样的,皇帝本人和中下层乃至民间的联系也被官僚集团所阻断。一个理想的皇帝,应该只知道官僚们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老百姓同样只能从官吏的口中知道皇帝的旨意——所谓山高皇帝远,皇帝的旨意传达到那些底层百姓那里,天知道已经被歪曲成什么样子了。
而《文曲星》如果变成了新闻类刊物,公开、广泛地发行,及时、准确地报道,那么赵佶不就拥有了一个可以直接发布圣旨王言的喉舌,以及了解各地情况的耳目了吗?
武好古则可以通过花钱收买报纸,达到操纵舆论的目的……
蔡京虽然是奸臣,但他比较脱不出历史局限性,不知道后世的资产阶级奸人们操纵舆论的套路。所以当下那么一琢磨,居然觉得“官家的办法”很不错啊!
“官家果然是圣君!”蔡京点点头道,“居然能想出如此高明的办法……大郎,既然《文曲星》杂志要成为官家的喉舌和耳目,总不可能继续商办吧?官家准备把它交给哪个衙署主管?”
武好古笑了笑,他早就知道蔡京会有这么一问——宋朝虽然没有新闻管制一说,但是对民间刻印书籍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许多涉及所谓朝廷机密的官员文集在刻印发行时都会遇到麻烦。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一旦出现,必然会有官办的想法。
武好古说:“官家想将《文曲星》交给赵小乙。”
“赵小乙?”蔡京一愣,“官家要亲自掌控?”
“对啊。”武好古笑道,“要不然给谁管理合适?官家本来就是想要可以绕开两府的喉舌和耳目啊!”
“内官呢?”蔡京想了想,又问,“内侍可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