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军国 六

天下豪商 大罗罗 3436 字 9个月前

在大宋君臣看来,北方的周国实力强盛,是心腹之患。而在南方的交趾国君臣们看来,昔日温文尔雅的君子大宋,现在早就变成了暴力狂。

去年莫名其妙就有几十艘战舰闯进红河,差一点就到了国都升龙城外。派去阻挡的水师战船连敌船的边都没摸着,就被不知道什么武器打了个落花流水——又是喷火又是放雷的,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反正肯定打不过!

没办法,李乾德只好答应奉献稻米200万石,才免了国都被洗劫的危险。

可恨的是,暴宋的战船并没有远离,而是北上强占了安邦口,说是要建个劳什子租界……不是抢,是租!

什么鬼话!不告而占,那叫租?而且租金在哪儿?一文钱都没有。

交趾国的君臣气不过,更打不过——陆战他们是不怕的,可是要收复安邦口必须打水战。水战真是没招了。人家的战船又大又快,有些会喷火,有些会放雷。整个和天兵下凡似的,你让交趾国的水师怎么打?

但是基于大宋以往的温和,大家都以为是什么边臣开衅。所以就派了使团去开封府告知,结果使团哭着回来了。

说是大宋的一个什么制置使倒打一耙,告交趾国不臣——在国中自称皇帝,还一直袭扰大宋边境,杀戮宋朝的百姓,可恨之极,犹胜昔日之西贼,堪称南贼!

这真是不讲理到了极点,不就杀几个……也许几十万宋朝百姓嘛!

宋神宗都不追究了,现在告个屁?

可是现在的官家,那么什么成吉思皇帝的就不讲理,还要派人来查。

查就查,你带那么多战船来查是几个意思?

呼啦啦几十艘战船啊!加上安邦口的战船和兵士,差不多都能开一仗了。

现在的大宋是怎么了?那么喜欢打仗?

“陛下,如今宋人在海上占优,但是他们的陆师软弱,不是我大越天兵的对手。臣不才,愿统领陆师北伐暴宋,以张大越国威,迫使暴宋放弃安邦口。”

升龙皇宫之内,大越皇帝李乾德之弟,崇贤侯李崇德出班请战。

此时的越南李朝可是鼎盛时期!国力、军力,都达到了顶峰。虽然长寿的宦官名将李常杰已经去世,但是李乾德、李崇德两兄弟也精通兵略,多次领兵出征。

上一回实在是被纪忆、米友仁打了一场不对称战争,才不得不拿出200万石粮食退敌。

但是在纪忆、米友仁退走后。大越军队已经有了防备,在红河河道上设置了数道封锁的浮桥,还准备了大量的火船。

绝对可以阻挡宋军逆水而上,直入升龙。

不过安邦口海湾的地形实在不利于越军陆师,因为那里是个标准的海湾,两个半岛组成了一个海峡,守卫着海湾的入口。这个半岛现在被宋军和周军占据,修建了城堡港口。还留下战舰护卫,要硬攻的话,从必须从狭窄的半岛进攻,难免损失惨重。

所以不如直接从陆路攻打广南西路,就如同当年的李常杰北伐大宋的钦、廉、邕三州时一样!

“既然14将新军大多动弹不得,又怎么去讨伐交趾国?”

余深有点不大明白,愣愣地问苏适。

“讨伐交趾不必抽调现有的新军将,只需要抽调数百军官,再责令海路市舶制置司筹集粮饷和运兵船只即可。”

“没有兵怎么打?”

“去广南东、西两路募集即可。”苏迟道,“有30营兵,再加上海路市舶制置司的战船,就足够打败交趾了。”

攻打交趾的计划,都是枢密院军机房里面一帮年轻军机做的。

简单的很,就是抽调可以组成30个营的军官南下募兵——武学学宫是模仿骑士学院开办的,自然什么都学周军的。所以军机房所指的营,也是周军标准的步兵营,每个营包括辎重兵越800人,分属5个队,配属军官18人。30个营可以安排480名军官,再加上一个辅佐张孝纯(这是个文官)的军机司,差不多能拉走500个少壮军官。

总归也能让这票少壮军官们看见希望了!他们有了希望,朝廷就能放心了……而且这帮人要摆平了交趾,那么朝廷的威望自然上升,而且还能打出一支精锐。

如果他们被交趾修理了,朝廷就少了一些内患……别的少壮军官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去广南东、西两路募集?”余深问,“能行吗?”

“问题不大,”苏迟道,“广南东、西两路是蛮荒之地,民风本就彪悍,而且那边的山区很穷,一年到头见不着几个钱。所以募兵一定非常容易,也能募到好兵。”

苏迟曾经在广东呆过许多年,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

“谁去募集?”

“自然谁带兵,谁募集。”苏迟道,“由广南东、西两路配合即可。”

“由张永锡去募兵?这不妥吧?”两府集议到现在都没开口的蔡京这时终于发话了。

“不是由张永锡募集,是由下面的营将、队将去募集。”苏迟道。“让他们自募自练自己带着上战场。”

“这怎么能行?这不合章法啊!”蔡京眉头大皱,“这不是兵为将有了?”

“横竖就是一营800人,而且也不止一个军官所有啊,18人共有,每人能摊到多少?”苏迟叹了口气,“其实兵为将有这事儿,从十几年前慕容忘忧上疏的时候就开始争论了……咱们有不能学周国和河西那样,搞那么多授田兵。而不授田的府兵根本不能战斗,还总是逃跑。

由州府募集来的兵又多不能战,顶多就是样子好看。

想来想去,还是慕容忘忧当年的建议可行,把募兵的权力下放给营队军官,让他们自己去募,自己去练……如果募兵、练兵搞不好,上了战场丢得就是自己的命了。”

还别说,这种“小包干”的兵为将有虽然不是最佳方案,但也是个次优案。特别合适大宋朝这样的国家。

“这事儿老夫不赞成!”蔡京现在是“旧党”了,自然要坚守祖宗家法。

“那就让官家定夺吧?”

“也好。”蔡京点了点头,没提出两府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