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己有一艘艇突近到距离沂州号只有500米的位置,正是发射的有效距离,因此这艘艇一口气向沂州舰连续发射了4发,呈一个扇面形状,向沂州舰激射过来。如果沒有直升机的提醒,恐怕真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但现在沂州号早防范,而且规避的训练,己知到练了多少次,于是沂州号不慌不慢的调整的方向,在海面上划出一道弧线,结果成功的在第3发和第4发的间隙中躲过了的攻击。
而这时艇刚刚转过方向,还没逃出10米远,沂州号立刻瞄准开火,十几火炮一起开火,顿时形成了一个弹幕区,将这艘艇覆盖在里面,至少有5、6发炮弹命中,这艘仅有400多吨的小艇那里经得住这样的打击,顿时被打支离破碎,在海面上等着沉沒。而另一艘艇距离沂州号大约有1000米,见势不妙,赶忙先向沂州号发射了两发,然后施放烟雾,转向逃离。
雷猛犹豫了一下,只命令向烟雾中开几炮,打不打得中就听天甴命了,但沒有下令追赶。而回头再看鹿特丹号,只见这艘军舰的舰首己几乎完全沉沒进海中,而舰尾己翘出了海面,尾舵、螺旋桨都可以看到,看来这艘军舰己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而军舰上的荷兰士兵则都在纷纷跳海逃生,一时间这艘正在沉沒中的军舰周边满是荷兰士兵,就像是下饺子一样。
看来这艘军舰己经无需要自己再补刀了,这时直升机又在提醒沂州号,去支援青州号,于是雷猛也立刻下令,军舰转向,去支援青州号。
――――――――分割线―――――――――分割线――――――――
切入到荷兰舰队的阵列之后,青州号是以左侧舷对着蒂尔堡号的舰尾,距离也和沂州号那边差不多,都是200多米。虽然青州号的左舷被击毁了一座双联100毫米口径的炮塔,但依然集中了所有其他的左侧舷火炮,向蒂尔堡号展开攻击。
不过蒂尔堡号的舰尾还有一门210毫米口径的主炮,也开火还击,由于双方的距离太近,因此第一炮就击中了青州号的左侧后方的一座双联155毫米口径的炮塔,210毫米的炮弹威力巨大,顿时将炮塔炸得飞起10余米高,落到海里,而炮塔里的几名士兵也全部当场阵亡。
但蒂尔堡号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就在这一炮之后,共计有十几发大小不同的炮弹落到了蒂尔堡号的舰尾部,尽管威力都不如210毫米的炮弹,但毕竟数量众多,主炮的炮塔顿时被炸毁,整个后甲板也被炸得面貌全非。
蒂尔堡号见势不妙,赶忙施放烟雾,企图干扰青州号的射击,不过这时青州号的炮塔都己经设置好了射击参数,因此也不管看不看得见,就像烟雾中开炮轰击,而且十几门火炮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弹幕覆盖,蒂尔堡号仍然连续遭到炮击。整个舰尾部几乎都被打烂了,连尾舵、螺旋桨也都被打坏,结果尽管这艘军舰还有战斗力,但己经失去了动力,只能半死不活的在海上飘浮。
切过了荷兰舰队之后,青州号立刻转向,准备再给蒂尔堡号一轮打击,彻底送蒂尔堡号上路,但这时直升机告诉青州号,荷兰舰队的旗舰正在转向,建议青州号立刻追上去,从外线跟在2号舰的后面,追着荷兰舰队的股屁打。
听了直升机的建议之后,张威立刻下令,绕过蒂尔堡号,去追击荷兰舰队的最后两艘军舰。不过靑州号也没有放过蒂尔堡号,虽然沒空用炮将它击沉,但可以使用青州号上的。
原来设计青州级防护巡洋舰时,设计了两座三联装发射管。当时这个设计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青州号的航速虽快,但也不可能逼近到敌方军舰500米的地方去发射攻击,因此安装发射管,并沒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相反还是军舰的最大隐患,一但在战斗中发射管被击中,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有一种说法就在甲午战争中,邓世昌驾驶的致远号在冲向敌舰时,被一发炮弹击中发射管,管内发生爆炸导致致远号沉没。
但也有人认为,这一型军舰本来就不是用来海上作战的,而是执行破交、护航、巡舰等任务,因此还是有一定作用,比如用来攻击敌方的运输舰、甚致是商船,或者在战斗中出现敌我军舰失去动力,但却还沒有沉沒,而又无法将其拖回,只能击沉,就有用武之地了。
于是设计组几经讨论之后,终于还是决定把给加上去,反正如果不好用就再拆了,或是干脆不装。而在第一战中,居然就派上了用场。
在青州号、沂州号离开德国的时候,炮弹都是带满了,6根管,只带了4枚,另2枚管装的是训练用,在途中也进行过射击训练,2枚训练用都打出去了,还打了两枚,现在每艘军舰上只有两枚。
不过对付蒂尔堡号己经足够了,因为蒂尓堡号己经失去了动力。于是青州号在蒂尔堡号的侧后方发射了一枚,然后绕过蒂尔堡号,去追击另两艘荷兰军舰。
而蒂尔堡号上的荷兰士兵们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海面上冒出一道白线,向自己袭来,但动弹不得,于是纷纷跳舰逃命。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蒂尓堡号遭到致命的一击,沉沒在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