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海归(一)

蒋怡也道:“是啊,你平时的脑子很灵活的,怎么这会钻了牛角尖了,上海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航运公司跑青岛的,还有轮船招商局,还有太古轮船公司,租他们的船用了,救一救急也好。”

杨育新道:“你们以为我没有想过租船吗?但租船的价格太高了,而且在青岛那边也不好说啊,我在上海干了3、4年,航运公司也是我的政绩之一,结果到了要用的时候,船却不够用了,这不是让我的脸上没有光吗?”

白流苏道:“首长,价格的事情我觉得到是好说,因为在两天前我看见报纸上说,太古轮船公司的天津航线生意很不好,现在有5、6艘船都空出来了,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去租船,应该是可以租个好价钱的。”

杨育新听了,心里到是动了一动,如果真的像白流苏所说,现在去找太古轮船公司租船,确实是可以压低租金。并且到是还可以缓解一下航运公司的船只不足的困境。

而这时蒋怡又道:“我也觉得租船没什么好丢人的,现在是非常时期嘛,并不是正常状态,因此航运力量不足也是合理,如果按照现在的航运量准备船只,那么在战争结束之后,就会空置大量的船只。而且现在上海的首要工作是保障购买到我们需要的物资,并且及时的送到青岛去,只要是达到这个目标,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而且怎么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更不重要了,现在我们好像积压了不少物资吧,还不想办法尽快解决,这才是最大的失误,如果你还有顾忌,不妨把租船当做一个建议,发给行政院,我估计行政院是肯定会答应的,这样有行政院给你背书,你的责任也要少得多了。”

杨育新点了点头,道:“这到是个好办法,我马上就拟稿,连夜就发给青岛行政院。”顿了一顿,又转头对白流苏道:“流苏,你明天去一趟太古洋行,先和他们谈一谈租船的意向。”

虽然现在白流苏是蒋怡的助理,但由于他的办事能力强,因此杨育新有不少事情交给白流苏去办,毕竟是自己人,办事可靠一些。而蒋怡也并没有太在意,反正肉是烂在锅里。

现在服装公司的运营己经走上了正轨,发展势头也很不错,己经开始盈利了,因此蒋怡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到也并不需要白流苏帮助自己,而杨育新的事情却多了起来,于是干脆让白流苏去帮杨育新。而自己手上的事情,则选出一些交给苏雯秀,苏雯绮去办,一来是不希望这对姐妹闲着没事干;二来是想把她们也培养出来,这样家里能办事的人就多了,将来也有足够的人手扩大家族的产业。

另一消息则是从日本传来的,不过这是夏思痛发回来的。

上次到青岛访问的革命者代表团回到日本之后,将自己在青岛的见闻写成了书册,在日本的中国革命者中广泛的传播,并且由黄兴领头,加上其他人一起,再次成立救国义勇队,号招在日本的中国革命者到青岛参与救国自强的工作。

而这也在日本的中国革命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本来华东政府在日本有一定的知度,只是大部份人对其所知不多,而访问青岛的革命者代表团在日本的中国革命者中都是有一定声望的人,因此他们出面号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招集到了3、400人,还有不少人由于暂时脱不开身,没有加入,但也或是托人,或是来电报、信件表示要报名。

见己经招集到了3、400人,而且还不断的有人报名,因此黄兴、夏思痛商议之后决定,先组织一批人,由陈天华、徐锡麟、秋瑾三人带队,到青岛去,而黄兴、夏思痛仍然留在日本,继续招集人员。于是夏思痛立刻发电报给青岛,告诉华东政府日本这边的情况。

收到了夏思痛的电报之后,华东政府也同意他们的建议,因为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而日本的中国革命者都可以算是有文化知识的人,正是目前华东政府最缺少的人材,因此华东政府立刻回电让黄兴、夏思痛等人确定第一批来青岛的人员数量、名单。青岛这边会汇来船票钱,并安排接应。

三天以后,夏思痛再次发来电报,确定这次来青岛的共有278人,及人员的名单。不过青岛和日本没有直通航线,因此只能从上海转船,于是华东政府又向上海新区下令,让上海新区负责接待这批日本的中国革命者,并且安排商船将他们送到青岛来。同时将他们正式称为日本海归者。

上海新区的负责人杨育新收到青岛行政院的命令的时候,日本海归己经定好了归程的船票,将在3天之后到达上海转船,但问题是现在上海新区的航运公司派不出船来。

原来华东政府为战争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半的物资都是通过上海新区购买的,然后再转运到青岛。因为上海不仅是这个时代中国的商业中心,而且兼有长江水道和海运的便利,因此南北的经济交流的汇合点,而华东政府所需要的物资如粮食、药材、木材、布匹、铁矿石等物资大半都需要从南方购买,上海新区自然就成为中转站,而上海新区不仅要负责定购、谈价等工作,而且还要安排船只运送物资。

虽然航运公司的业务不该杨育新负责,但物资的调运都由杨育新主管,因此杨育新也对航运公司的运营情况也了如指掌,由于华东政府购买的物资太多,现在青岛到上海之间每天都还有大量的人员来往,而且随着华东政府参战的时间临近,物资不禁越来越多,而且还要尽快运到青岛,好供调配,因此现在航运公司己经有一些不堪重负,轮船的航班日程己经排到了6、7天以后了。而且在未来2、3个月内,还有大量的物资会运抵上海新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