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们听了,也都又连声答应。
李鸿章听了,脸色稍安,又道:“都记下来了吗?”
李经方忙道:“父亲,都记下来了。”说着将记录的纸笺交给李鸿章看。
虽然李经方对言辞进行了一些润色,但内容却是完全按照李鸿章的意思,因此李鸿章看完之后,也点了点头,又从李经方手里接过笔来,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盖上了自己的印章,然后将这份遗嘱也放进檀木箱里,道:“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你们自已好自为之吧。”
说完之后,李鸿章示意李经璹,让自己重新躺到床上,合上眼睛,其他人也都依次悄然的退出了病房。
就在当天晚上11点,李鸿章在府邸中病故,亨年83岁。
其实李家对李鸿章的病故早己有思想准备,因此李鸿章的后事也都已安排好了,棺木、寿衣均早己定好,当下立刻先将李鸿章的遗体成殓起来,然后布置好灵堂,又安排了香锞纸马等物,并连夜报给清廷。
慈禧、光绪是在第二天清晨收到李鸿章病故的消息,同时也收到了李鸿章的遗拆,李鸿章在遗拆中主要是强调两件事情:一是告戒清廷,千万不可参与到日、俄、华东政府的纷争中去,也绝不能和华东政府为敌,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清廷;二是向清廷推荐袁世凯,保举袁世凯进入军机,参与国政。
其实这两条都是李鸿章的一惯主张,庚子国变之后,李鸿章进入军机,就一直主张清廷不可与华东政府为敌,并利用自己的威望,数次压制了满族权贵的激进计划;而且李鸿章再度得势以后,也一直在扶持袁世凯,衍然是把袁世凯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袁世凯这几年能够一帆风顺,固然是袁世凯自身有能力,但也和李鸿章的支持不无关系。当然,也正是有李鸿章这座大山压着,袁世凯的实际权势比旧时空里还是要差一些。
看完了李鸿章的遗折之后,慈禧和光绪也都不禁失声哭泣起来,尽管他们对李鸿章的病故早有思想准备,毕竟李鸿章己是年过80的老人,迟早有亡故的那一天,但听到了李鸿章病故的消息,还是禁不住一阵巨大的失落感,因为现在大清国还不能没有李鸿章。
1905年4月,已卧床一个多月的李鸿章将儿子都招到北京,意欲交待后事。
李鸿章共有3子3女,现在均己成年,在庚子国变之后,李鸿章进入军机,重回权力颠峰,几个儿子也都受他的荫恩,各有官爵晋封。
李鸿章的元配夫人周氏无出,因此过继六弟李昭庆的长子李经方到周氏门下,也成为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由于年长,一直陪在李鸿章的身边,而且追李鸿章办了不少事情,现在受封礼部左侍郎,总理府衙门上行走;次子李经述为继弦赵氏所出,以诗词文章闻名,现为光禄寺卿;三子李经迈为侧室莫氏所出,现为三品京官候补;当然除了李经方之外,其他二人的官职都是虚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而且就是李经方的礼部左侍郎,品级虽然高,但也算不什么重臣。不过这时周氏、赵氏均己亡故,只有侧室莫氏,还有一个侍妾冬梅在李鸿章身边伺奉。
而李鸿章的长女嫁给郭恩垕,不过早年亡故,夫家己另娶,和李家己无来往;小女李经溥是莫氏所出,夫家任德和,由于李经溥比丈夫大6岁,颇受到夫家嫌弃,这次李鸿章病重,虽然也给任家送信,但任家只派人问候,并未前来;因此现在陪在李鸿章身边的女儿只有赵氏所出的次女李经璹和女婿张佩纶。
4月3日,李鸿章的精神稍有好转,于是将3子1女均招到病房中来,并且屏退了照料自己的侧室莫氏,侍妾冬梅,让她们都在外屋暂免,而女婿张佩纶只能在屋外候着。
在病房里,三子都恭恭敬敬的垂手站在床边,只有李经璹坐在床沿上,扶着李鸿章坐了起来,又将枕头垫在他的背后。
李鸿章喘了一口气,道:“这次我只怕是难逃大限了,给朝廷的遗表我己经写好了,但还要把身后的事情交待清楚,我也好安心的走了,所以才把你们都招到北京来。”
尽管心里都有这个思想准备,但听李鸿章说出来,3子1女心里也都忍不住悲伤起来,李经述道:“父亲还是安心养病为是,不可多想。”
李鸿章摆了摆手,道:“我的病我心里有数,用不着你来安慰我,何况我己八十有三,己算高寿之人,纵然身死,亦不为悲痛,你们也都成年人了,何必作小儿女态。”说着又咳嗽了两声。
李经璹赶忙轻轻拍抚着李鸿章的后背,李经方捧过茶来,李鸿章喝了两口,道:“经方,你去准备笔墨,把我说的话都记下来。”
李经方赶忙放下茶盘,拿过来笔墨纸砚,在病房里桌子上铺好。而李鸿章又一指床头条案上的小檀木箱,转头对李经璹道:“菊藕,你去把那个箱子拿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