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敲诈勒索

而震惊之后,留给这些庄堡大户们的则是惊慌恐惧,他们害怕李子霄会带人来报复他们,攻打他们的庄堡。

能够大败七百多官兵,上千乡勇的土匪,实力得有多强,他们当然知道,如果李子霄真来攻打他们一处庄堡,估计他们很难能守住。

再说,这处为了配合蔡家的围剿行动,他们将庄里一半多的庄丁护院们,全都派出去了,现在不是被李子霄在之前的战斗中消灭了,就是被俘虏了。

他们手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庄丁护院,只能临时从外面招募,战斗力根本就不够看,哪里能够守住大举来犯的李子霄这股强悍杆子们呢。

所以,自从得到官兵惨败的消息后,这些各庄的庄堡大户们,一个个就如同被放在热锅上烤的蚂蚁一般。

反倒是当他们收到了李子霄的这封信之后,一个个全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毕竟李子霄肯开口勒索敲诈他们,就说明没有攻打他们庄堡的意思了。

只要不攻打他们庄堡,他们一切都可以商量,因为庄堡里有着他们的一切啊,接着看完李子霄那封敲诈信的各庄大户家主们,一个个又都肉疼的要死。

因为李子霄要的这些物资数量之大,让他们都有些无法承受,有的地主老财当时就破口大骂,声称一个大子儿也不会给李子霄这股土匪的。

也有一些聪明的大户家主,立即便开始盘算着,安排人手按照李子霄开出的这个价码,准备各种物资,准备花钱消灾。

毕竟这笔物资虽然数量庞大,让他肉疼,但好歹他们还是出得起的,可是如果真的如怒了李子霄这股土匪,当他带兵攻打自己的庄堡。

到那个时候,恐怕最后什么都留不下,所以一时间这些地主老财们在心里都有了各自的主意。

在这些大户人家,也不乏那些目光长远之辈,毕竟他们能经营这么大的家业,绝对不会是笨蛋,这其中的道理当然想的明白了。

而且这些人也有实力了解到,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朝廷大事。

他们知道这几年来,陕西义军屡屡想逃窜到河南,毕竟陕西一带连年饥荒,连树皮都被吃光了,他们只能向着更富裕的河南境内劫掠而来,但却都被大批官军给打了回去。

现在朝廷大部分精锐军队,不是部署在北面辽东地区和野猪皮们对峙,就是被派往陕西、汉中一带的山区里,围剿那些造反的乱民。

所以,这个时候朝廷根本没工夫,来管他们这永城县城境内的杆子们,要派也只会派来像之前李金宝那样的卫所军户们。

可是这些卫所军户从刘重八建立大明朝开始,两百多年传下来,当年助朱重八打下江山的军户的后代们,早就没有了他们祖先那样的骁勇,变成了一帮腐兵。

而在此时崇祯皇帝的眼里,那些关外的野猪皮和陕西造反的乱民们,才是他的心腹大患,是他们老朱家最大的敌人。

因为这些人可都是要推翻他们老朱家统治的,是要颠覆大明江山的,所以崇祯帝当然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付这两大敌人身上了。

而关外的野猪皮实力太过强悍,几次和人家交手,那些不堪用的大明官兵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让崇祯帝也可奈何。

他只能执行‘先按内后攘外’的战略方针,先集中全力剿灭中原腹地李自成这些乱民,然后再腾出手来,集全国之力对付关外的野猪皮。

至于其他地方的一些小土匪杆子们,就交给当地卫所官兵对付好了,一般情况下,那些卫所官兵虽然再不堪,但对付一些杆子还是手到擒来的。

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会冒出李子霄这么一个土匪中的异类。

不过此时李子霄就算打败了一次朝廷官兵,但依然只不过是一名杆子头儿而已,在那些朝廷大官的眼里,依旧是上不了层面的货色。

所以,别看李子霄此时在永城县境内闹得挺欢的,但根本就还没入那些朝廷高官的法眼,就更别提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了。

相比起李子霄这么一个可有可无的土匪头子,朝廷现在更关注的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乱民头子的下落。

这恰恰就是李子霄希望看到的,他就是不想引起朝廷的注意,让他埋头慢慢发展自己的实力。

这也是李子霄迟迟不敢举起义旗的主要缘故,现在就让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前面为他挡枪吧!他躲在后面悄悄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