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俺们是大明锦衣卫(4000字大章)

明末好女婿 任国成 4505 字 9个月前

“放下弓箭吧。”阿吉嘎苦涩道,虽然想射死那几个明军为手下报仇,可是对方船只一直在射程之外,想射中也不容易,而且若是自己开了弓,范中行肯定会被对方杀死,那么这次任务就算失败了,自己又该如何回去见摄政王?

听了阿吉嘎的命令,那手下不清不愿的放下了弯弓,阿吉嘎高声对河中喊叫着,告诉范中行自己同意他的决断。

“他们愿意冰释前嫌,把船划过去吧。”范中行对着刘能笑道。

“是,范大人!”刘能恭敬的说道,其态度让范中行十分满意。

渡船缓缓靠近了对岸,便看到了满脸愤懑的两个满鞑。

“阿吉嘎,大事为重。”见阿吉嘎脸上的怒色,范中行生怕会误事,连忙用满语叫道。现在可不是激怒这几个明军的时候,等完成了任务,想怎么对付他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范大人,他们是不是想杀了我们?”刘能突然问道。

“不不不,你误会了,他们只是为刚刚死去的同伴悲伤。”范中行连忙道。

“呵呵呵”刘能笑了起来,“动手!”

话音刚落,几个锦衣卫同时举起了手中的弩弓,在范中行惊骇的目光中,四支弩箭向着十来步外河岸上的两个满鞑射去。

“不”范中行惊叫了起来。

和满心愤懑的手下不同,阿吉嘎并未丧失警惕,虽然范中行说已经劝服了明军,可阿吉嘎并不愿完全相信对方,毕竟双方现在还是敌对的立场。

这种警惕救了他一命,眼看着船上的明军突然端起了弩弓,阿吉嘎一把拉住了手下八旗兵的胳膊,躲在了他的身后。

两支弩箭正射在八旗兵的身体,另两支却贴着他的身体射在了草地上。

推开已被射死的手下,阿吉嘎正要摸弓还击时,却看到船上还有一个明军正举着弩弓对着自己。连忙身形连闪,躲在了战马的后面。

渡船上,刘能举着弩弓瞄着,却迟迟不愿射出,一是最后那个满鞑躲在了战马后面,再就是他要给几个手下重新装填弩弓争取时间。

就在他举弩瞄着时,就在几个手下重新装填弩箭时,就见到那匹战马走动了起来,然后越走越快,渐渐远离看河岸。

刘能还是不敢射出弩弓,因为他根本看不到那满鞑的身躯,即使射死了战马,可若是那满鞑弓箭还击,己方必然会有伤亡。在西山军和满鞑数次大战,他可没少见识满鞑的箭法。

就在刘能犹豫到底要不要射出手中的弩箭时,战马已经快速跑远,就见那满鞑翻身从马侧上了马背,策动着战马渐渐远去,渐行渐远。

“不是说好了吗?你们为什么这样?”目瞪口呆的范中行回过神来,喃喃的问道。

“为什么这样?”刘能哈哈大笑了起来,笑毕命令道,“告诉他,咱们什么身份!”

“听好了,俺们可不是那宁南侯左良玉的部下,俺们是大明锦衣卫!”‘老乡’姜梵收起了戏谑的笑容,掷地有声的说道。

“锦衣卫!”范中行一屁股坐到了船上。

“走,押着他去扬州,把满鞑欲招降左良玉的事情告诉侯爷。”刘能道。

“既然知道这人的任务了,留着也没什么用,干脆杀了算了。”‘老乡’姜梵指着范中行道。

“不能杀,满清朝廷的情报还需要从他嘴里掏出来呢。好容易抓住了一个满清的要员,可不能这样浪费了。”

刘能和手下的话语虽然近在耳边,可听在范中行耳朵里却又那么的遥远。

刘能没有选择过河杀掉剩下了两个满鞑,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也不愿手下弟兄遭受损失。

和其他的平南军不同,刘能出身夜不收,现在是锦衣卫,从事的一直是情报工作。不管是夜不收还是锦衣卫,探查敌情都是首要的,杀敌砍首级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做。现在既然满鞑首领已被抓住,就没必要冒着损失去对付剩下的人。

不过这里不是久留之地,稍事整理一下,一行人押着俘虏继续出发,这次选择的是走水路。聂水直通长江,只要乘船顺流而下,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到达长江。现在有渡船,足以载下所有人,自然是乘船为好。

会划船的锦衣卫总旗姜梵继续干着船夫的工作,操着一支长长的竹竿在河面上走着。刘能往对岸看去,就见那剩下了两个满鞑距离越来越远,最终消失不见。

就剩下两个人,身份又已经泄漏,身处异国他乡,想必他们也不敢跟来,刘能回首张望了一会儿,便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俘虏身上。

身穿青布长袍,头戴四方平定巾,五缕的长髯,一脸的儒雅,若非知道其底细,一定会误以为是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

不过看面相打扮和大明读书人无异,满鞑什么时候长得这么秀气了?刘能心中诧异着,挥手打落了俘虏头上的帽子,露出了盘在脑袋顶上的丑陋的金钱鼠尾辫。

惊恐过后,范中行稍微镇定了下来,常年的行商也练出了不俗的胆魄,虽然害怕,却不妨他开始思考对策。

“明人还是满鞑?”还未等范中行考虑清楚,刘能突然问道。

“敢问将军是哪部分的?”范中行没有回答,而是试探着问道,他想先弄清楚对面明军的身份,是否是左良玉麾下的人马。

“是我问你还是你问我?”刘能的眉头皱了起来。

“老实点。”一个手下一拳砸在范中行肚子上,力道是如此之重,就好像被奔马撞击了一样,范中行“嗷”的一声,身体弓成了虾米,弯着身子痛苦的呕吐着。

“明人还是满鞑?”等范中行稍缓过来,刘能继续问道。

“明人。”范中行艰难的说道。

“哦,那就是当了汉奸了。”刘能淡淡的道,“说吧,什么身份,去往哪里?”

范中行艰难的喘息着,脑子则高速转动。眼下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到底该如何转危为安?

“我是大清皇帝的使者,奉大清摄政王之命前往武昌面见大明宁南侯左将军,商量一起对付闯贼之事。你若能把我安全护送到武昌,则是大功一件。”

范中行坐直了身子,平静的说道。短短的时间,他已经想明白了。现下绝对不能再说谎隐藏身份,反而应该强调自己身份的重要性,这样对方才不会把自己当做普通满鞑,杀了砍首级换取功劳。

这里距离武昌不过数十里远,已经是左良玉的势力范围,面前的明军应该就是左良玉军派出查探敌情的夜不收。只要说出自己的身份,他们肯定会把自己送到武昌。

“伪清摄政王派出的使者?怕不是要说谎吧!伪清派使者也应该派往南京才是。”

刘能闻言心里一惊,满清派使者去找左良玉干什么?莫非左良玉和满清有勾结不成?

“自然也会派使者去南京,不过上面的事情不是你我所应该过问的,只要你把我送到武昌,就是大功一件。”范中行淡淡道。

“嗬,你说你是满清什么摄政王的使者,你就是了?”刘能摆出一副不信的样子,鼻孔朝天鄙夷的道。

“我怀里有此次出使的文书,上面盖着大清皇帝的玉玺,你一看就是。”范中行淡淡道,却是不怕圣旨中劝降左良玉的消息泄漏。就面前这几个粗鲁的武夫,怎么能看得圣旨里的文字?再说就是不主动说出,只要对方一搜身,藏在身上的圣旨也保不住。

刘能禁不住一拍脑袋,竟然忘了先搜身!一挥手,一个手下开始在范中行身上上下摸索着,从怀里翻出一方锦帛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拿着锦帛看了半天,刘能还是弄不清楚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虽然他在平南军中时也识了几百字,识读白话文没有问题,可这圣旨上的文言却照实为难了他。

锦帛上面确实盖着鲜红的大印,不过印章上的篆文他更是看不懂。

“怎么样?这下该相信了吧。”见刘能还在翻来覆去的看着,一看就是不懂装懂的样子,范中行忍不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