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郝摇旗渡江

明末好女婿 任国成 2156 字 9个月前

“不是我让你攻打左良玉,是陛下的命令,怎么?你打算违抗圣旨吗?”顾君恩淡淡的问道。虽然顾君恩向李自成献计,让郝摇旗带军夹击武昌。可是对于郝摇旗这样擅自吞并友军的将领,顾君恩很是反感的。再加上对于李自成派自己来的抵触,对郝摇旗就没有多少好脸色。

“不敢!”郝摇旗连忙说道,虽然他做出了吞并刘芳亮军队的事情,可是明面上对于李自成可是丝毫不敢流露出违拗的想法。毕竟在整个大顺军体系,李自成的威望很高。而郝摇旗只是向着能扩充手下实力好做出一番事情来,没有脱离大顺军系统的打算。

“不过长江浩荡宽阔,想渡江不是那么容易,这需要时间。”郝摇旗又道。

见郝摇旗还算听命,顾君恩的脸色柔和了许多,也不愿因为自己的好恶耽误事情,担心郝摇旗出工不出力,便耐心的劝导着。

“眼下我大顺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前有左良玉数十万大军阻挡,又有汉阳武昌长江天险,后有满清大军死死追赶,十数万军队被堵在汉阳府这片狭窄之地。若是不能迅速突破长江天险到达江南,一旦让满鞑追上,后果实在难料。

而能不能击败左良玉军队攻破武昌,关键就在郝将军你了。只要你能迅速突破长江,对武昌形成攻击之势,再加上陛下带领带军从江北向江南进攻,左良玉受到两面夹击必定惊慌失措,肯定会不战而逃。如此郝将军你就是我大顺的功臣。届时别说吞并友军这点小事,闯王肯定对你大加封赏,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顾君恩把顺军面临的形势以及郝摇旗这支军队的重要性对郝摇旗一一分析了,郝摇旗直听得心潮起伏,这才认识到原来自己这么的重要,重要到已经能够决定大顺军的生死存亡。

“顾侍郎放心,我一定听从陛下的旨意,这就派人收集船只,三日内必然渡过长江,为我大顺杀出一条血路来!”

郝摇旗拍着胸脯保证道,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不再是一个默默无名裨将,这就是郝摇旗的期望。既然陛下信任自己,自己就绝不能让他失望!

虽然黄澍立功心切,极力想忽悠左军诸将出兵对抗闯贼,可是左军众人并不热衷。

宁南侯左良玉已经垂垂老矣,满心都是保存实力的想法,携兵力已自重要挟朝廷,哪里肯和闯贼满鞑硬拼。再说他的官职爵位已经到了武臣的顶峰,在立功劳又有何用,难道还能封王不成?要知道在大明可是没有异姓王的先例,至于凭借兵力争霸天下什么,左良玉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

左良玉如此,其部下众将也都抱着大致相同的想法。左军二十多万,大部分都是收拢的溃兵还有就是投降的流民军降兵,总共分十个营,分由十个总兵统领。可是这十个总兵也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左军并不是一支非常严密的军队,而类似于一个同盟,左良玉就是盟主。

按照明末兵制,兵为将有,武昌数十万军队都归左良玉所有,而每个总兵的部下自然归各总兵所有。而这些总兵除了李国英徐勇寥寥几人,其他的大都是庸碌之辈,平日里残民以逞个个都很擅长,论打仗的本事一个个却都熊的很。

所以对黄澍的主意,大部分人都不怎么赞同。

若非担心朝廷问责,左良玉根本就不想和顺军打,早就想把李国英部从汉阳撤回了。当然不撤退的原因是他也不知道去往哪里,现在武昌是他的老巢,若是丢了又能去哪呢?

在另一个时空,左良玉选择了顺江而下清君侧,现在崇祯在位,朝中掌权的史可法钱谦益又都是和左良玉关系交好的东林党,清君侧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所以他也只能暂时呆在武昌。

就在左良玉及一众将领对是否抵抗顺军举棋不定的时候,距离武昌二百多里的沔阳州,长江北岸旗帜招展,数万顺军士兵在江岸列队,准备渡过长江。

收拾了刘芳亮手下那个果毅将军之后,溃兵们再也没人敢于炸刺。而对这些士兵来说,他们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也没有非要跟着刘芳亮混的道理。

顺军起来的时间太过短暂,从李自成进入河南到现在也就两三年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从千余人发展到数十万大军,将领们根本没有时间在所部建立绝对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