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军弃船上岸之时,陈江河还试图对其发起进攻,击其立足未稳,可是他手下的京营将领人人脸上露出苦色,对出城作战非常惧怕,无奈之下陈江河放弃了主动进攻的打算,选择了固守待援。
按说城内的军队已经不少,可是这些京营兵的战力实在孱弱,领兵这些时日陈江河已经见识到了。
都是南京城内的一些老爷兵,平日里靠着种田做小买卖为生,一年到头也训练不了两次,很多人原本只是兵册上才存在。崇祯重建京营时,这些军户仓促被征召入军队,然后也就训练了这么几个月。
京营总督吴孟明原本只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平日里也就侍卫在皇宫之中,哪里懂得多少练兵的本事。南京京营在他的调教下虽然看起来光鲜,战力别说和平南军相比了,连普通明军都不如。
整个京营从上到下都没有打过仗见过血,让这样的军队主动出击,着实有些为难。无奈之下,陈江河只能老老实实选择守城。
好在,躲在坚固的城墙之后,从城头往下射箭扔石头的胆量这些京营兵还是有的。陈江河到达芜湖也有些时日,准备工作做的还很完善,各种守城的器械存储的不少。滚木砖石,灰瓶火油金汁应有尽有,实在不行还可以撤掉民房用以守城打击敌军。
这几日来,陈江河亲自奋战在城头第一线,带着徐青田、沈炼等出身锦衣卫的心腹,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让陈江河忧心的是,随着清军的数日围城,随着战斗中越来越多的伤亡,城内明军的士气极其低落,而且粮食也所余不多。
四万余军队的消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芜湖地方官府根本负担不起。原来都是从南京经水路运到芜湖,惯例是一月一运,存够一个月的粮食。
可不知为何,这个月户部调运军粮时间晚了些时日,等到清军围城之后就再也无法运进来。现在城中存的军粮不足十日,这也是士气低落的另一个原因。
相比南京城战后的轻松,距离南京城二百里外的芜湖城,整个城池愁云惨淡,空气中都迷茫着绝望的气息。
数万清军在芜湖城外扎营,把城池围的水泄不通。
芜湖城位于长江之滨,卡在长江上游入京之道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不拔下芜湖,清军就无法安然顺江直取南京。
在另一个时空,靖南侯黄得功镇守芜湖,以此为根基先是击败了东下的左梦庚大军,然后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多铎打下扬州之后,大军从瓜洲渡江,弘光帝仓皇而逃,就逃到了这里。
而现在,多铎十万大军已经灰飞烟灭,博洛带领最后的残兵也退过了长江,东路的清军已经彻底失败。可是这些丝毫不能减轻芜湖守军的压力。
阿济格统率八旗兵于九江以西击溃了十多万顺军,李自成带领几个亲卫仓皇逃走时竟然为刘能斩杀。十多万顺军群龙无首之下退到了湖广境内,现在阿济格坐镇九江,正指挥着清军对顺军溃兵进行围剿。
和锐意进取颇识大体的多铎相比,英亲王阿济格性格莽撞粗鲁,为人更是贪婪自私。这表现在对顺对明的战争上。
年前多尔衮派阿济格和多铎分领两路大军攻打顺军,当多铎击败山西河南顺军余部,破潼关挺进关中之时,阿济格却因为贪婪绕道去蒙古鄂尔多斯和土默特部战马,延误了和多铎会师,从而遭到多尔衮的斥责。
而今,阿济格打败顺军,收服左良玉部数十万明军之后,就以清剿顺军残部的名义,止步九江不前。
南方的天气实在炎热,虽然才五月份已经热的让人受不了,相比辛苦带军继续征伐南京来说,躲在九江城中享福更是舒服的事情,大明南方之繁华风流,不是辽东苦寒之地能比。
至于南京至于灭明之功,阿济格认为自己立的功劳已经够多,灭杀大顺之功劳要远比打下南京要大。阿济格和多铎早有分工,阿济格负责剿灭顺军,多铎负责对付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