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谥号“忠武”

明末好女婿 任国成 2172 字 9个月前

“陛下啊,平南侯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刚过二十的年轻人,年轻气盛、快意恩仇,您不能指望一个二十岁的人老谋深算顾全大局。”

韩赞周尽力的劝解着,虽然和方名夏一起谋算陈越,和陈越作对,可目的却是为了制衡,韩赞周可不想把陈越逼反。所以在尽可能的劝解着崇祯,“一个立下泼天之功的年轻人,面对父亲之死伤痛欲绝,作出这样的事情陛下应该理解。陈越,他还是忠于陛下的。”

发了一通火之后,崇祯渐渐消气冷静了下来。想起逝世的陈江河,崇祯心里隐隐有些悲痛。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崇祯对陈越生出了些许猜忌,可是对于陈江河,崇祯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心。

在南京群臣之中,崇祯最信任的也就是陈江河、吴孟明等寥寥数人。现在陈江河的逝世,让崇祯有断臂之痛,从而对害了陈江河的李国英也痛恨无比,于是也就能够理解陈越杀李国英的举动来了。

只不过出于制衡的原因,崇祯才想着用李国英,若论在心中的地位,反复无常的李国英不值一提,根本无法和陈江河相比。

都说君王无情,可是皇帝也是有感情的人,也有着七情六欲,只不过很多时候为了国事不得不作出违背本意的事情来。

既然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崇祯也无法追究陈越的过错。朝堂上,即便和陈越不对付的朝廷大员们,也没有咬着这件事情不放。偶有几个御史跳了出来,很快就被几个大佬狠狠斥责压制了下去。

陈越立下泼天之功,其父忠义侯为国捐躯,这个时候哪怕陈越作出再出格的事情,大佬们也都能够理解也愿意原谅。

这个时候谁都知道,陈越是最伤心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没人敢再作出针对刺激陈越的事情来,否者后果难料。

和陈越相比,反复无常的李国英更不为大臣们所喜,死了也就死了,没人会为一个死人去做什么,虽然这个死人死前也立下了一点功劳。

于是,回到南京的方名夏悲愤的看到,朝廷之上居然对陈越的跋扈之举全无反应。他勾连的几个御史跳了几下,也都很快沉寂了下去。这一脚算是白挨了。

陈江河逝世,平南侯陈越伤痛欲绝,没法继续指挥对鳌拜和吴三桂残部的围剿,经过和内阁几位大学士紧急商议之后,经钱谦益提议,崇祯下旨任命次辅路振飞为督师,赶赴芜湖接替陈越指挥对满鞑的围剿,让陈越扶棺回京办理丧事。

路振飞和陈越一向关系良好,让他代替陈越指挥平南军,陈越应该能够接受。果然,路振飞到达芜湖之后,陈越爽快的交出了军队,带着卫队扶棺回京而来。听闻路振飞顺利接掌军队,崇祯长长的松了口气,对陈越的猜忌减轻了许多。

陈江河是大明的侯爵,为国捐躯,自然要给于其死后哀荣。经过紧张朝议,在激烈的争执之下,在崇祯的坚持之下,陈江河的谥号出来了,谥“忠武”,追封忠国公。

忠字谥号是最好的美谥,忠武二字是大明武将毕生之追求,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谥号为忠武的也就开平王常遇春、张玉等寥寥数人。

数千人马行走在官道之上,所有士兵人人带孝,正是扶棺回南京的陈越一行。

虽然平南军内部波澜暗涌,虽然有顾君恩之流蛊惑。陈越还是交出了把军队让路振飞指挥,选择了回京办理丧事。

要做大明的忠臣,陈江河临死前的话让陈越感慨,不愿违背父亲的遗言。

仗着手里的军队自立反叛大明,这种心思陈越隐约有过,却被强行压制了下来,那条路他不愿走。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作出那种举动,将会给天下造成多大的动乱,又会有多少人枉死。更不符合父亲临终前的遗愿。

“忠武,只有如此谥号才配得上老侯爷了。”骑马陪伴在陈越身侧的王寅道。

陈越点点头,心中对崇祯有些感激,忠武,能获得这个谥号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