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说的是把整个舟山封赏给陈越,为陈越的封藩,就像朝廷给亲王郡王的封地一样,整个舟山岛即为陈越的封藩。”钱谦益继续道。
“你胡说什么?”崇祯瞪大了眼睛。
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因为有患于功臣在内而皇族孱弱,故而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封建诸王,以卫宗社,天下万世之公议”。可也只是针对朱家自己人,而且后来随着成祖以及以后皇帝连续削藩,削减藩王权力,现在的藩王和圈养的猪差不了多少,封建早就失去了其意义。
而钱谦益所说,分明是让崇祯效仿朱元璋那样的封藩,把整个舟山岛都封给陈越,这让崇祯如何不气。
“陛下请听臣说,舟山岛远离陆地,不过是化外之地,岛上根本不适合百姓居住,只有数千渔民而已,即便把他封给陈越,以区区化外贫瘠之地,又能对朝廷产生多大威胁?
黔国公封藩云南,世代为我大明西南之屏障。把区区一海岛封给陈越,相对于其诺大的功劳,其实已经算是薄待。可在天下人眼里,陛下你的隆恩实在是天高地厚。”
随着钱谦益的劝解,崇祯的心绪渐渐平复了下来。如同钱谦益所说,舟山不过是海外荒芜之岛,和封赏上万顷耕地给陈越相比,把荒芜之岛封给陈越也没多大影响,毕竟舟山的产出对朝廷来说可有可无。
而且,有云南沐家先例在,封舟山给陈越也不是不能接受。
“好吧,就以爱卿所言,把舟山封赏给陈越。”崇祯点头道。
“陛下圣明!”摸着衣袖里的万两白银的银票,钱谦益脸上露出了微笑。
经内阁批准,崇祯皇帝准许,陈越上疏安葬其父于浙江沿海的事情定了下来。
“这么快就批复了下来,看来皇帝和朝廷是想让侯爷离得远远的,好控制平南军啊。”单明磊啧啧叹道。
“大明以孝治国,既然葬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地是老侯爷遗言,朝廷没理由不允。关键是朝廷对侯爷的下一步如何反应。”钱枫林道。
下一步,自然是陈越继续上奏,辞去江北总督之职务,辞官为父守孝了。
现在朝堂上已经议论纷纷,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上奏,说眼下战事频繁,正式朝廷挥师北伐收复河山的大好时机,平南侯陈越应该夺情起复,安葬其父之后继续领兵。陈子龙是清流出身,是晚明最负盛名的诗词大家,其诗风或悲壮苍凉,或伟丽秾艳,直追齐梁初唐,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其士林名声远在所谓的明末四大才子之上。本身就有众多的拥趸。
受陈子龙影响,有好些御史接连上奏,称朝廷应该对平南侯陈越夺情起复,使之继续带兵。这种情况完全出乎陈越的意料,他一直认为,除了路振飞等少数大臣,自己已经满朝皆敌呢!看来公道自在人心,自己为大明所做的一切并未白做。
当然以往的行为让陈越树敌太多,陈子龙上奏之后,立马有很多御史跳出来反驳,说大明以孝道治国,父丧不守孝何以为人子,人若不孝更不会忠,不忠不孝之人如何能指望其带兵为国效力,手掌兵权会是大明之祸害,云云。
而且,眼下大明虽然打了胜仗,却也久战力疲,物资粮饷匮乏,扬州一战使得洪泽湖大堤决口淹没无数的粮田使得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光是赈灾就耗光了国库了的钱粮,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出兵北伐。
这帮反对陈越的御史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朝廷没有能力北伐,陈越就用不着急着夺情起复,还是老老实实为父守孝去吧。至于残留的满鞑军队闯贼献贼,可由次辅路振飞督师剿灭。
朝堂上争执不休,是否让陈越夺情起复内阁以及崇祯皇帝也无法确定。就在此时,陈越辞官前往浙江安葬其父的奏折到了朝廷。
“是不是夺情起复暂且不说,还是先让忠国公入土为安吧。”钱谦益对崇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