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毒计(4000字,两章合一)

明末好女婿 任国成 4326 字 9个月前

于是,方明夏便派人跟踪刘孔昭,终于找了郑家人所在的地方。

当天夜里,方明夏径直去了秦淮河上了那个画舫,就见画舫内稀稀拉拉没有几个客人。方明夏直接上了二楼,坐在一间雅间,对着跟来的老鸨露出了自己的身份。

“我是御史方明夏,去请你们画舫真正的主人来!”

老鸨愣了一下,矜持一礼后退了下去。没多大一会儿,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汉子走进了雅间。

“方御史你好,我是郑芝豹。”郑芝豹对着方明夏拱拱手,坐到了方明夏的对面。

“方御史,你应该直接和刘伯爷联系,跑到我这里来似乎不合规矩。”郑芝豹淡淡的说道。

“郑将军知道,咱们做的本就是逆天的事情,还谈什么规矩不规矩。刘孔昭算什么伯爷,他现在不过是一个丧家之犬罢了,有些事情我更愿直接和郑家打交道。

我想知道的是,郑家现在已经富贵之极,为何还要趟夺嫡这趟浑水?”

郑芝龙和郑鸿逵都是伯爵总兵,郑森又是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掌握着大明的海贸富可敌国权倾东南,在方明夏眼里,郑家已经没必要冒险。

“富贵之极吗?只不过是表象罢了。现在郑家的富贵好比建在沙滩上的楼阁,轻轻一推恐怕就会塌陷。”郑芝豹皱了皱眉头,叹道,

“整个大明都知道,我郑家是海盗出身,能够跻身官场本就是异类。朝廷内忧外患无暇顾及东南,这才给了我郑家做大的机会。可是郑家要想保住这份富贵却必须得小心经营。所以,我哥哥送了大木去南京国子监,并拜在东林党党魁钱谦益门下。

大木比较争气,竟然立下战功当上了巡抚,连带着我两个哥哥也都封了伯爵。但那有如何?现在我郑家的根基都要不保了。

齐国公陈越封藩舟山,打下了东番岛。现在东番岛以北的航线已经完全被齐国公控制,东番岛的舰队时刻威胁着我郑家的海上势力。

陈越是抗清的英雄无敌的猛将,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实力我郑家都无法与之抗衡。若是这样下去,我郑家的海外势力将会逐渐为齐国公的东番势力蚕食,用不了几年恐怕就会丢掉整个海贸利益。

没有了海贸带来的庞大利润,我郑家就会成为无本之源,很快便会没落下去,富贵也不过昙花一现罢了。

论打仗,我郑家不是齐国公的对手,我哥哥虽然是福建总兵,可福建的军队却也不完全是我郑家的私兵。

所以要想击败齐国公重新掌控东南掌控海贸,靠着武力根本不行,唯有想法在朝堂上击败齐国公,而辅助一个藩王继位便是我郑家最好的良机。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我哥哥以为唐王英明神武,当是一代英主,遂决定全力把唐王推上皇帝宝座。”

英明神武?不过是看唐王势单力孤好掌控罢了,方明夏在心里撇了撇嘴,心却是放了下来。既然郑家视陈越为大敌,那就和自己是天然的盟友,自己的计策便可由郑家负责实施下去。

“郑总兵的选择在下佩服的很,齐国公陈越实乃你我双方的大敌。既然如此,在下有一个计策,可以陷陈越于万劫不复之地,顷刻间便可报你我双方之仇。”

方明夏把嘴巴凑在郑芝豹耳朵边轻轻说了起来,郑芝豹眼睛越瞪越大,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在脸上出现。

韩赞周遭到崇祯训斥,惶恐不安之极。对韩赞周来说,他所有的权力都来自崇祯,哪怕身为内相,被罢免也只是崇祯一句话的事情。要不是崇祯现在病重而且三皇子的事情一直由韩赞周负责,恐怕只这一件事就会被立刻打落尘埃。所以,韩赞周必须得将功补过,再也不能让崇祯失望。

回到东厂衙门,立即秘密下令盘查,三皇子消息从何泄露。为了保密,三皇子的事情只有东厂少数几个档头知道,而现在这几个档头都带人出京往山东实施营救去了,留在南京负责协调的一个档头被抓了起来,严刑拷打之后逼问不出任何口供,而各种证据显示,这个档头也没有和外人接触的机会。

事情到底怎么泄露出去的呢?韩赞周把事情经过仔细想过之后,便把目光放在了方明夏身上。他突然想起,除了几个东厂心腹档头以外,方明夏是唯一知道此事的人。

于是,韩赞周立刻下令,命人火速前往方府,把方明夏抓回来逼问。

方明夏很光棍,立刻承认事情是从自己这里说出去的。

“姓方的,咱家一直视你为心腹,待你不薄啊,你就是这样回报咱家的?”韩赞周怒视着方明夏,声音里充满了失望。

是他赏识重用方明夏,把方明夏由一个秀才抬举成京官御史,一直以来他都视方明夏为心腹之人,现在遭到背叛的感觉实在是糟糕。

“韩公公,下官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你着想啊。”方明夏却没有想象中的惊慌失措,而是神色平静的道。

“桀桀,桀桀”韩赞周发出夜枭一般的笑声,“我倒要听听你是个怎么为我着想?”

“韩公公,您有没想过,陛下命您寻找三皇子的下落,可是据传三皇子是在山东沂蒙,数百里的大山,又是满清的地盘,想找到三皇子并救出来何其的困难?

若是您救不出三皇子,会不会令陛下失望?陛下失望,您还想有好下场吗?

而现在三皇子的消息虽然泄露了出去,可负责营救的都是公公您的心腹,现在无论如何陛下也不会拿您开刀。您只需要随便找一个替罪羊,砍一颗脑袋便可把此事轻易遮掩开来,或者干脆否认事情是由东厂这边泄露,事后哪怕救不出三皇子,陛下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怪在您的头上。”方明夏展开如簧之舌,喋喋说道。

韩赞周被其绕的着实有些头晕,连忙用手摁了摁脑门,寻思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冷笑了,

“方明夏啊方明夏,你是拿咱家当傻子吗?你不把消息泄露出去,救出三皇子咱家至少有五成把握,现在泄露出去,咱家可连三成也没有了。说什么陛下不会把责任都怪在咱家头上,陛下是会和咱家讲道理吗?倒是还不是砍下咱家的脑袋发泄怒火?”

“至少陛下现在不会砍公公您的脑袋不是,再说就陛下现在的身子,还能支撑到那个时候吗?公公您又何必担心?”方明夏笑道。

韩赞周冷静了下来,眯起了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方明夏:”你和咱家说实话,是不是攀上新的主子了?否则你不敢说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让我猜猜,你投靠的主子是谁,该不会是潞王朱常淓吧?“

方明夏这一年来一直呆在杭州,而潞王也一直寓居杭州,让韩赞周不由得联想在一起,虽然没有猜中却也不远。

因为陈越和王寅等人的劝说,崇祯把宗室士绅看作是大明最大的蛀虫,占据大量的土地却从不缴纳税赋,对士绅崇祯没有好办法,对宗室却办法很多。所以,失去藩地的潞王、鲁王、唐王等宗室一直寓居在江浙各地,崇祯却迟迟不肯封新的封地给他们,后来耐不住群臣的劝说,新近才把唐王重新封到偏僻的广西,对血脉很近的潞王却一直敷衍着。

方明夏知道,现在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刻,能不能说服韩赞周得到他的支持,就看现在了。

“公公难道真的以为,您救出了三皇子就可以高枕无忧,就可以在新朝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了吗?”方明夏冷笑道。

“公公您难道不知道,现在的锦衣卫由谁统领?你派出去山东营救三皇子的番子里,大部分是调用的锦衣卫的人吧?即便救出三皇子,您以为这大功就真的会落到您的头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