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洪承畴也不相信靠着驱赶百姓攻城便能真的拿下登州,城内的守将没有那么傻。
正是洪承畴的“仁慈”让胶东百姓躲过一劫,很多人得以在战乱中幸免。
明清双方围绕着登州激战,时间很快便到了秋天,然后便传来了顺军余部突入关中攻城略地的消息。初闻这个消息之时,洪承畴便知道大事不好,因为顺军不比百姓们的叛乱,那是一支有组织有战斗力的军队。
普通士绅百姓的叛乱很好剿灭,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不需要派出八旗兵,便是随便派出一支绿营也能轻松剿灭。可是顺军却全然不同,其战斗力不比绿营兵差!
关中虽然远离北京,地位却十分重要,若是任由顺军占据了关中,其往东可以出潼关攻打河南,往东可攻打山西威胁河北,往北越过边墙便是蒙古草原,过了黄河便是云中大同,丢了陕西对满清威胁太大,洪承畴知道以多尔衮之睿智绝对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是现在的满清朝廷兵力却不富裕,伐明失败使得八旗兵损失惨重,现在已经靠绿营兵为他们攻城略地。所以清廷未必会派出八旗去关中那么远的地方剿灭顺军,而多半会从绿营兵中抽调军队前往。
果然,洪承畴猜的很对,清廷很快传来圣旨,抽调吴三桂姜瓖两军前往关中镇压顺军。
对洪承畴来说,关键是无法突破登州的城墙,少上几万军队算不了什么,依然对明军保持着绝对优势。可洪承畴万万没有想到,没过多久便传来了姜瓖叛乱的消息。
姜瓖叛乱,使得山西乱成了一团糟,清廷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对付顺军,必须得解决近在咫尺的威胁,便有了多尔衮带兵出击大同。
然而事情还未结束,三十万明军在齐王陈越的带领下北伐打到了兖州的消息再次传来,洪承畴已经麻木了
山东叛乱未灭,陕西顺军肆虐攻占了关中大部,山西一省叛乱,满清所占据的大明北方数省竟然处处烽火,除了京畿地区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不再受满清朝廷的控制。
镇压?以满清现在的兵力,根本就无力同时应付这么多的战线。
而对现在的洪承畴来说,最重要的是该何去何从!
一个人可以叛变一次,若是再次叛变的话就不会再得到别人信任,所以洪承畴早就熄灭了重归大明的心思,已经死心塌地的为满清朝廷效力。
可是现在的局势已经十分危险,二十多万绿营兵迟迟打不下登州,而北伐的明军却攻到了兖州。若是再在这登州耗下去的话,一旦济南沦陷,自己这二十多万军队将彻底被断了后路,被明军包了饺子。
所以登州不能再打,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回师济南,迎战明军北伐军!经过思考之后,洪承畴很快拿定了主意。但也不能就这样仓促撤退,经历过松山之战的洪承畴最是知道全军仓促后撤的后果,若是明军突然从登州杀出,恐怕便有全军溃败的危险。
经过考虑之后,洪承畴决定分批撤退,最后留下唐通白广恩二人带着本部以及新编的军队继续围着登州,其他主力都往济南迎敌。
而唐通和白广恩都是宿将,挡住登州的明军不成问题!
山东省西北兖州东昌二府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南接徐州,西邻河南归德府,往北便是辽阔的河北大地。
去年的时候,鲁西南士绅百姓也先后发起反抗满清的暴乱,但因为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起义的军队轻易被洪承畴派出的绿营兵剿灭。然后留下少部分军队镇守,大部分绿营兵被调到了青州胶东,镇压那里越演愈烈的叛乱。
所以,李奕奉命带领十万大军出徐州进入山东之后,几乎是兵不血刃便攻克了兖州府,没有遇到什么猛烈的抵抗。哪怕兖州城内有绿营总兵李本深五千士兵,当明军架着数十门红衣大炮猛轰三日,兖州城墙便被轰破,李本深率兵冲杀一阵,部队在明军强大的火器下死伤惨重,不得不向北逃亡。
兖州城破,兖州府下属的金乡,鱼台,成武,定陶等县也先后被明军攻占,李奕便挥军直逼东昌府,向聊城进军。
十万明军主力,加上数万随军民夫,号称三十万大军,打着齐王陈越的旗号,短短时间便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齐王陈越的名声已经响彻了整个中原大地,闻听是他领兵北伐,山东各地的士绅豪杰们顿时觉得朝廷北伐肯定能够成功。这个时候自然要奋起响应,很快,被清兵剿灭的鲁西南各州县的义民暴动死灰复燃,到处都有百姓揭竿而起,杀掉满清委任的官员,迎接北伐的大军。
北伐军闹出的动静如此之大,早已传到了清军的耳中。坐镇济南的山东巡抚方大猷在北伐军刚刚攻入兖州时便向满清朝廷报信,同时报给在胶东督军围剿登州明军的督师大学士洪承畴。
莱州府,得知明军北伐的消息之后,洪承畴仰天长叹,沉默半天不言,脸上充满了沮丧。
洪承畴,原大明蓟辽总督,也是和卢象升、孙承宗齐名的统帅,在剿灭流民起义中屡立战功,被崇祯委以蓟辽总督,对付穷凶极恶的满人。
当时,洪承畴手下都是陕西宣大蓟辽的边军,手下八大总兵曹变骄、杨国柱、唐通、王朴、马科、王庭臣、吴三桂都是有名的悍将,手下的军队达十三万之多。可满人的凶恶非战力孱弱的农民军可比,洪承畴知道打赢不容易,便打算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法,可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崇祯皇帝也希望能够速战速决,因为大明的国库支应十多万大军实在吃力。
而满清皇帝皇太极实在厉害,派兵绕道堵住了明军的退路,洪承畴欲和清军决战,可他手下的诸将却不肯听他的,粮道被断一个个都慌了,都主张突围。结果突围不成,十多万大军溃败,洪承畴狼狈逃入松山城,数名大将战死。
在松山洪承畴又坚持了半年时间,城中粮尽,明将夏承德降清,里应外合之下松山陷落,洪承畴被俘,曹变蛟等阵亡。
被俘之后就不必多说,满清需要熟悉大明内部情况的大臣协助,洪承畴想着以后的荣华富贵,双方一拍即合,洪承畴便降了满清。而明朝还以为洪承畴不屈而死,崇祯甚至亲自祭奠洪承畴,惹出了绝大的笑话。
降清以后,自然要为新的主子效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因为洪承畴熟悉大明情况,绿营诸将唐通、白广恩等也都在洪承畴麾下效力过,满清摄政王皇太极对洪承畴委以重任,以其为督军大学士,全权指挥十数万绿营兵负责剿灭山东河北一带的暴民起义。
洪承畴上任之后,利用其在大明官场上的关系,劝降了好些明朝士绅,并派出军队剿灭河北山东很多义军,只用了数月的时间,河北,山东北部西南的起义便被其镇压了下去,只剩下胶东半岛的暴民起义。洪承畴便亲自指挥,剿灭胶东的暴动。
胶东起义的军队分成两拨,一拨便是赵应元的青州军,占据了整个青州府,兵力达十五六万人。另一波便是盘踞在登州的吴平,据说和南明的齐国公陈越关系密切。
幸好,这两路明军之间好像有些矛盾,在洪承畴攻打青州时,吴平并未派兵进行支援。
青州府河济南府相邻,属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带,丘陵处处,不利于大军行进,足足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打败了赵应元,攻入了青州城,南明委派的山东巡抚王永吉狼狈逃到了登州。
攻下青州府杀了赵应元之后,洪承畴立即下令继续往东进攻,攻入了莱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