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存义心中大惊,这老和尚看着慈眉善目的,不料心思如此缜密,将他之后的布局竟说了个大概,要不要杀了这个和尚。
老和尚仿佛看透了牛存义的心中所想,笑道:“城隍爷该不会是想着杀了老僧吧?老僧于城隍爷可有大用呢!”
牛存义嘿嘿一笑:“我老牛怎么会想着杀掉你呢?牛某是个粗人,还想听听老禅师如何帮我取得西域。”
“无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尔。城隍爷打下恶魔的地盘,现在还未吃下吧?”
牛存义点头。
老和尚继续道:“既然没有吃下,索性便抛出去当做诱饵,只要镇住藏传佛教的人,任由各方小势力争抢厮杀便是了。”
牛存义一拍脑袋道:“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可是如何让藏传佛教的人不插手呢?”
老和尚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脑袋道:“藏传佛教的人,城隍爷不用劳心,交给贫僧就好。”
牛存义听到这里,不禁对眼前看似慈眉善目,眼中却发出阴鸷而狠辣精光的老和尚肃然起敬。
牛存义一改之前傲慢的态度,因为凭这和尚的几句话,牛存义的想法不是杀掉就是留作己用。老和尚有心投诚,牛存义自然海纳百川。
“敢问老禅师尊号。”牛存义起身拱手道。
老和尚笑笑:“老僧逃虚子。”
“哈哈,有意思,明明是个和尚,偏偏取了个道士名,还逃虚……你是姚广孝!!!你这等人物不是应该在九幽绝域吗?”
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江苏苏州)人。明朝时期的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可以说,明成祖朱棣能当上皇帝就是他一手所为。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轻抚长须道:“九幽太小了,容不下我。”
“得君辅助,西域可安矣!”牛存义对着姚广孝长长的作了一揖。
“城隍爷不必多礼,藏传佛教的人尽管交给贫僧就是,三日之内必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