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一点却是《十月》也望尘莫及的,那就是诗刊在文学界的影响力。
文学界一直有通俗和严肃之分,通俗的代表自然就是《十月》,而严肃的代表则是两大刊物,一是《作家》,另外一个就是《诗刊》。
一个作家能不能被称为大家,一个作家能不能站在业界顶峰,一个指标就是看他在《作家》或者《诗刊》上发表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陈北冥既然要混写作界,那自然也得向《诗刊》和《作家》发展,不能一直盯着《十月》那一亩三分地。
所以要是能在《诗刊》上发表诗作,那当然是好事。
夏国的文学有严肃和通俗之分,民众其实也有精英和大众之别,那些所谓的精英标榜自己与大众有区别的方法,从阅读上看,那就是大众看《十月》,而精英只看《作家》和《诗刊》,大众看现代白话文,而那些所谓的精英则开始了返古,喜欢读一些叫人摸头不着脑的古诗和文言文,所以一个标榜自己为精英的人,不管喜不喜欢,都要订一本《诗刊》,因为里面有大量用文言文写的诗词歌赋。
所以在《诗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这对于陈北冥提高自己的声望还是很有好处的。
杨婷很快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然后递给陈北冥:“小陈,麻烦你把这首诗给我写一下,另外把你的笔名也写在上面。”
“好的。”陈北冥连忙点头,随后拿起笔唰唰唰的在杨婷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首诗,随后,他又写下了自己的笔名,小山。
“小山?你的笔名叫小山?这个名字怎么好像有点熟悉啊?”杨婷有点纳闷。
片刻,她眼睛一亮,惊讶问道:“《摄影》杂志上的那个《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的作品,作者也是叫小山,跟你是不是一个人?”
“是的。”陈北冥点头。
“我的天哪!”杨婷一声惊呼:“我上次和我们主编看到那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主编还叫我联系一下《摄影》杂志,问一下能不能转载那首诗,只是这两天我一直在忙,才没来得及问,没想到今天这么巧,竟然碰到了我要找的人!”
杨婷无比兴奋,但片刻,她眉头一拧:“可是不对啊我记得当时看到那个作者介绍,上面说小山还是《亮剑》这部通俗小说的作者啊。”
陈北冥笑着回答:“杨老师,《亮剑》也是我写的!”
“什么?”杨婷一下呆住,不会说话了。
好一会儿,杨婷这才摇了摇头,感慨的叹了一声,随后她开口道:“小陈,既然你们是同一个人,那就好办了,那《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的这首诗我也一起帮你发表了!”
“谢谢杨老师。”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杨婷笑笑,但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又道:“小陈,你还有没有别的诗,要是还有的话,能不能给我看看,如果还有像《北方有佳人》这首一样的诗,我干脆帮你申请做一个专栏,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