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特呆萌

生于1984 老徐牧羊 2447 字 9个月前

“今年的奥斯卡影帝估计是丹尼尔·戴-刘易斯,他在《林肯》里展示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

“最佳电影呢?”

马特呆萌放下手里的酒杯,看了看许辉。

“…《逃离德黑兰》还有《大师》…我比较倾向《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是本·阿弗莱克执导的电影,这也是他蹉跎了那么几年大的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马特呆萌还有本·阿弗莱克,两位好基友,从《心灵捕手》之后,两人的发展方向慢慢有点不同,本·阿弗莱克虽然也演戏,但是他的演技只能算凑合,所以,本·阿弗莱克就往导演、制作人的方向努力…

“…别因为我的关系看好《逃离德黑兰》,那会影响你的判断!”

马特呆萌笑了笑,他当然支持自己的基友,可是,现如今的形式,《大师》的风头远超过《逃离德黑兰》,在韦恩斯坦的运作下,威尼斯电影节《大师》连续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奖项…

“韦恩斯坦当然很厉害,但《大师》所描述的山达基教主题,山达基教在美国好像并不光彩吧?还有昆·菲尼克斯前段时间公开声称‘不在乎奥斯卡奖’,你觉得评委会把奖项颁给他吗?”

山达基教,汤姆克鲁斯代言的教派,除了美国本土认为它是合法的,大部分国家都不承认它的合法性!

“…那倒是,本·阿弗莱克今年赢面很大啊!”

马特呆萌脸上?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大概是替好友开心,又或者替自己不满…

朋友考不及格时,你伤心难过朋友考满分时,你更难过…

这种心理很正常!

“马特,我有一个剧本,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说给你听听?”

“好啊!”

许辉开始了讲述:“这个故事叫《海边的曼彻斯特》,lee是一个很丧的中年人…”

内地贺岁档,《1942》跟《少年派》之间的争斗很精彩,电影之外的宣传战更精彩。

许辉没事偷着乐。

除了极个别的粉丝还在关注‘炮轰金马奖’之外,大部分人的关注度都已经转移了…

毕竟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

小钢炮成功吸引了网友的所有火力!

有些人就是有这本事,他一张口,全世界都讨厌!

《1942》是一部好电影,如果他的导演不是冯晓刚,估摸着,就算被黑,也不至于黑的这么惨!

电影的原著是刘振云,刘振云当然是很好的作家,但是编剧,他并不能算扎实的编剧,离开了冯晓刚的剧本打磨能力,《一句顶一万句》,刘振云女儿的作品,那电影漏洞百出,给6分,还是因为原著比较出色。

冯晓刚力求重现当年的大逃荒,镜头很客观,并没有站在某个立场,截取了地主一家作为主角镜头,讲述了《1942》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评判一部电影是不是靠近观众,要看他在镜头下的坚持,小说里提到了卖人,但小说里的卖人和电影里的卖人是不一样的。电影里的人被买走,还能活命,哪怕是受尽耻辱的活着。但小说里被卖掉的人,几乎全被吃掉了…

冯晓刚没有这么残忍,他自己说的,拍不出太尖锐的影像,所以,他的镜头下,人性之恶绝对不会最真实的展现!

当然了,《1942》也不是没有问题,关于蒋介石的副线稍显喧宾夺主,配角线索不完整,比如神父,外国记者,都是没交代完,即使在尾幕提到了这个记者,但是作为影片的角色来说,他的任务是戛然而止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好看,不过它和《一九四二》不属于一种类型。在毫不犹豫的为前者打满五颗星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狠狠的给后者一个大差评吗?

不值五星,但是分数被黑的严重,抬一抬吧,起码扎实讲故事的。

可以不用对这部电影有敬意,但要对历史有敬畏之心。

否者我们的导演,我们的创作者就真的不敢拍摄这样的题材了…

一堆的道德婊说是什么国难不应该拿来赚钱!

照你们这个逻辑,关于文咯,抗日战争,甲午海战,满清入关,靖康之耻,安史之乱,五胡乱华之类的电影应当全部禁拍。

为什么大灾难不能拍成商业电影?如果没有商业的运作,哪里来的钱来尽可能的复原当时的人间炼狱?既然有了投资,是商业行为,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赚钱又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