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5章 西凉那边也乱了

三国之无赖兵王 讳岩 4567 字 11个月前

与曹铄见了礼,马超问道:“敢问主公叫我过来,有什么吩咐?”

“西凉你有多久没回去了?”曹铄突然向马超问了一句。

马超回道:“离开西凉多年,我从没有回去过。不知主公怎么想起问这些。”

“最近有没有听到有关西凉的消息?”曹铄又问了一句。

“还真没有得到过那边的消息。”提起西凉,马超的神色有些落寞,他对曹铄说道:“主公征讨天下多年,我也追随了不少年头,哪有闲情去考虑那些?”

“看来你还真得考虑一下了。”曹铄微微一笑,对马超说道:“我得到消息,西凉那边有些动荡,想来想去任何人过去平定都不如你去。”

他随后向马超问道:“我要是想把西凉那边的羌人给融合一下,你觉着怎样?”

“我们马家也有羌人血脉,其实羌人与中原人并没有太多的分别。”马超回道:“主公要我返回西凉,我多半已经知道是为了什么。西凉羌人迁徙、融合,主公只管交给我去办就好。”

“你需要多少人马?”曹铄又问。

马超想了一下:“请主公给我五千兵马。”

“五千人?”曹铄一愣:“就这么点人,够做什么?”

“扶风马家在西凉还算有些根基。”马超回道:“在那里振臂一呼,应该会得到不少响应。主公能给我五千兵马已经足够,到了西凉,使用羌人要比使用中原人更加顺手。”

“既然孟起这么说,我也不好强求你带去太多人马。”曹铄说道:“那就给你五千人马,再把马休、马铁、马岱等人都分派给你,你觉得怎样?”

“能有他们相助,我更多了几分把握。”马超回道:“主公只管放心,等我回到西凉,用不多久,就能把那边惹事的祸首给砍了头颅送来。”

“有孟起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曹铄说道:“你回去准备一下,等到恒儿出征匈奴的时候,与他先后出发。”

“谨记主公吩咐。”马超躬身应了。

他正打算告退,曹铄又问了一句:“孟起分了几个羯族美人?”

“分了三个。”马超回道:“和子龙他们相当,我们都是分了三位美人。”

“这些美人可都是曹恒从关外带回来的,以后再想有羯族美人,怕是难以找到了。”曹铄说道:“我要和孟起说的是,美人虽好可不要过于贪恋。”

“主公交代的,我都记下了。”马超躬身一礼:“要是没有其他吩咐,我先告退,这就筹备出征。”

“你们的兵马已经交还给我,你只要筹备好自家的事情就成。”曹铄说道:“至于大军,等到出发之前,我会分派给你。”

“多谢主公。”马超道了个谢,退出了曹铄的书房。

马超退下以后,曹铄站了起来。

来到门口,他向祝奥问了一句:“邓将军回来没有?”

“还没有。”祝奥回道:“要不要我去找他?”

“不用。”曹铄说道:“你陪着我出去走走,看一看农庄如今怎样也就是了。”

“招呼人手,护送主公前往农庄。”祝奥向一旁的卫士吩咐了一句。

卫士答应了,飞快的跑开。

曹铄和祝奥在书房门外等了没一会,一队衣甲齐整的卫士排着整齐的队列小跑过来。

到了跟前,卫士们齐刷刷的站定。

“出发。”曹铄摆了下手,在祝奥和卫士们的陪同下走向皇宫前院。

才从后院走出,恰好邓展迎面过来。

见到曹铄和祝奥等人,邓展愣了一下,随后站到路旁躬身问道:“主公要出去?”

“你忙完了?”曹铄问了一句。

“才把事情办妥。”邓展回道:“两百四十七名美人,只余下两名。”

“余下的两个,你和公道一人一位。”曹铄说道:“先陪我去农庄,等到回来以后再把你们的女人带回去。”

曹恒跟着曹铄进了书房。

父子俩又谈了一会有关讨伐羯人的过程。

曹铄向曹恒问道:“要是让你去了河套,你有没有把握给羯人全都灭掉?”

“羯人是逃到了河套,我军进入那里,多半会被当成特意搜寻他们。”曹恒回道:“想要把他们灭掉,并没有那么容易。”

“你有没有办法,找到并且灭掉羯人?”曹铄追问了一句。

其实曹恒也很不明白,为什么曹铄对其他异族都能采取融合的宽容策略,唯独对羯人丝毫没有留手的意思,就好像是羯人曾与他有过深仇大恨一样。

“办法都是想出来的,我返回关外应该还需要一些时候。”曹恒回道:“在回到关外以前,我应该可以想到办法。”

“西凉那边我会安排马孟起过去,匈奴可就交给你了。:”曹铄说道:“以往你没有让我失望过,再次前往匈奴,我希望你还是不会让我失望。”

“父亲放心,我绝对不会给匈奴人哪怕半点苟延残喘的机会。”曹恒躬身应了。

父子俩在书房里谈了没有多久,祝奥领着凌云阁管事来了。

先向曹铄见了礼,管事看见曹恒也在这里,于是躬身行礼:“长公子也在。”

“找你来的其实是他,并不是我。”曹铄对管事说道:“他从关外带回不少羯族女人,想要让你帮忙给处理掉。你有没有好的法子,能把这些女人都给送出去?”

“主公说要给送出去,其实是打算卖出去吧?”管事问了一句。

“不收任何好处,我也不会要你去处置。”曹铄说道:“思来想去,也就是你的法子多,所以才派人把你请来。”

“我听说长公子这次带回来的足有二三十万人。”管事问道:“敢问是不是实情?”

“二十多万,离三十万还远。”曹恒回道:“整个羯人都被我给清扫一空,他们的女人多半都在这里。”

“这么多羯族女人,那可不好办。”管事回道:“所谓奇货可居,要是数量不多,倒是能卖个好价钱。可一旦多了,反倒会没什么人肯买。”

“卖的低廉些难道也不成?”曹铄追问。

“不成。”管事回道:“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少的东西越喜欢哄抢。一旦多了,反倒无人问津。”

曹铄点了点头,管事说的确实是那么回事。

往往市井上传言什么东西价格要涨,或者是某样东西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就会有不少人用上去哄抢。

很多时候,哄抢以后,人们会很快发现,其实他们是上了一些奸商的当。

奸商为了营造物品紧缺的氛围,会把许多囤积起来的货物藏起来,只拿出少部分投入到市场上。

等到热度炒了起来,再没有更多的提升空间,他们才会把囤积的货物拿出来充斥市场。

当货物充斥进市场,原先炒起来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消退,仍然能趁着这个时候大赚一笔。

类似于这样的营销套路,曹铄是再熟悉不过。

天下一统之前,也曾有不良商人试图凭借这样的方式把市场搞乱,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他们在这么做的时候忽略了一点。

统领大魏的不是别人而是曹铄。

对他们这些套路十分熟悉,每次曹铄得知市场上有某类本不该紧俏的货物突然变得稀有,会立刻采取措施,调拨同类货物充斥市场。

哄抢不过两三天,当人们发现哄抢的东西并没有减少,反倒越来越多,渐渐的也就没了兴致。

而囤积这些货物的商人,最终只能以低于他们进货的价格把东西全都处理掉。

几次类似的情况发生,好些不良商人因此倾家荡产,大魏境内敢于这么做的商人是越来越少。

当然,也有一些货物是严禁囤积的。

譬如粮食、咸盐等必须的物资,无论是谁,只要敢于囤积,曹铄都会当即下令抄没家产斩杀首恶。

炒作市场的成本太大,渐渐的,大魏境内商贾形成了本分经营的风气。

至于那些为人不行,根本不适宜经商的,涉足其中以后不是倾家荡产就是人头落地,渐渐的也就不敢再涉足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