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和唐王朝是死对头,彼此都是打了好几年仗了,明王朝那边也是详细收集了唐王朝的各种资料,而一些公开资料的话,基本上他们都能够获取。
官制这东西,自然是公开的,所以明王朝这边的官员大多对唐王朝的官制体系略有了解,如果有心的话甚至能够了解的很详细。
万宸松知道大唐那边的官制不太一样,他们那边的翰林院远远要比明王朝这边的翰林院要特殊,明王朝的翰林院,主要是作为养望之地,翰林们一步一步熬,熬到出头之日为止。
但是一旦熬出头,那就是朝廷重臣了!
因为他们一旦熬出来来,往往都是能够直接出任侍郎、尚书、更有甚者能够一步登天,直接成为阁臣。
但是大唐的翰林院却是作为李轩的私人办公机构而存在的,翰林院的规模相当庞大,一共有二十几个科室,而翰林们的虽然部分是从科举之中的优胜者选取,但是实际上更多的还是从各地抽调。
同时大唐翰林院的职权也是非常重,基本上只要李轩愿意,他们甚至能够绕过御书房、内阁、枢密院直接向地方官员、将领传递命令。
而翰林院的二十几个科室里,秘书处最为特殊,也是最为重要!
能够在秘书处里任职的,哪怕是最低等的三等秘书,那也是官场上的潜力新秀,只要不差差错,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眼前的这个张平阳既然是他们翰林院秘书处里的二等秘书,虽然说品级低了点,但是他被派遣进来幽州城来,倒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天子近臣,和普通的臣子们,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而张平阳就是属于天子近臣的这种类别,说不准此人的身上随时都能够拿出一份密旨出来。
确认了张平阳能够做出了后,万宸松也是说出了自己的真正问题!
“方才万某和你们的人也是谈过了,你们想要让万某率领百官归降,不过,万某的顾虑你们可知道?”
张平阳道:“你担心明天,我王师无法破城而入?你担心混乱之中发生意外,你担心我们赖账,不承认你的功劳!”
虽然话很直白,而且语气有些不客气,不过万宸松却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他只是微微点头,然后看着张平阳:“那么你们是怎么想的!”
张平阳道:“不是我张某自夸,但是万前辈你的担心,全都是不存在的!”
军械库剧烈的爆炸,使得这个夜晚的混乱,掀起了一番新的高潮!
军情司、翰统的特工们到处煽风点火,制造各种混乱,而城内的很多人也是不敢寂寞,城内的各种青皮流氓们看见城内如此混乱,一个个都是生出了浑水摸鱼的心态,小偷小摸都是好的,更有甚者成群结队的烧杀劫掠。
城内的驻军,面对如此乱局,一开始还试图进行镇压,但是很快就是自顾不暇,因为这个时候,城外的唐军在这个时候开始开炮了。
城外的众多火炮一字排开,二十多门的榴弹炮以及八十多门的野战炮陆续开火,火炮开火的时候腾起了团团火光,炮弹在巨响声中飞上城头,或者是落入城内。
城外的唐军在这个时候进行大规模的密集炮击,防守城池的两万多明军自然是心惊胆颤,那里还有心思去管城内的乱局了,他们自己都是小命难保了。
密集的炮击,会带来密集的伤亡,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说到目前为止,大唐陆军还从来没有在夜晚进行大规模的攻城,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大唐陆军真不会发起夜攻啊!
虽然说夜色足以给守城的明军带来重大的优势,但是人家要是直接举着火把发起进攻,用无数火把把黑夜变成白昼,那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现在城内的明军是非常的谨慎,生怕一个疏忽,人家唐军就直接杀进城来了。
尤其是负责指挥这两万多明军的将领们,一个个都是接到了来自内阁大佬们的亲笔书信,让他们稳住局势!
至于邵武皇帝倒是没有派人传圣旨之类的,因为此时城内大乱,整个紫禁城都已经是被彻底封锁,避免城内的骚乱蔓延到紫禁城里,此外,城内真正支持大局的内阁大佬们,显然也是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里,邵武皇帝出来捣乱。
身为大明皇帝,大臣们的仁君,邵武皇帝这需要安然的待在紫禁城里等待最后的决定就可以了,没必要亲自参与,想要参与大臣们也不让。
这些大臣们之前被正德皇帝欺负惨了,这好不容易才把正德皇帝给盼死了,迎来了文臣掌权的时代,虽然说只有区区那么短暂的十来天,甚至有可能明天就会破城,导致大明王朝的覆灭,但是今天晚上,他们依旧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
这种把皇帝关进皇宫里,把整个天下,整个王朝的存亡命运都抓在手里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他们明明知道无法持续太久,兴许明天就会被大唐王师所打破,但是他们依旧是不愿意放弃!
两万多名明军,此时已经是被明王朝的文官们彻底掌控,那些将领们清一色的都是他们的走狗门生,而之前在正德时代里还算保持了一定权力的勋贵们,都是被正德皇帝一股脑带走了,然后死在了安平战役里,如今幽州城内就是他们文官的天下!
文官们掌控的明军,虽然知道要守不住,但是上头让他们稳住,那么他们也只能是硬着头西继续坚守在城头上!
文官们的这些想法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现在内阁里头还没有就投降还是坚守达成一致,即便是投降派里也是争论众多,他们之中的投降派是想要投降,但却是想要有条件的投降,可不是什么无条件投降。
他们是明王朝的重臣,他们希望自己的投降,并不是投降,而是投诚!
这两个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大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