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是怀疑两位圣人有什么阴谋诡计,毕竟三人本为一体,所以之间说话从不客气。
张昊天便道:“也是我们自以为是,觉得所想办法甚好,便祭告天地,已得天道认可了。”
“什么?”含真立刻明白了过来,天道一旦认可,自会对佛教大力支持。
就像之前通过封神,天道实现了扬神抑道的转变一样,天道认可佛教是实现自身意图的选择,自会对其他教派有所抑制,让佛教大兴成为一种趋势。
仿佛为了印证含真的想法一样,在张昊天、至真圣人、含真苦笑之际,一个宏大的声音在天地间响起:“我乔达摩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今日大乖佛教,建立婆娑世界,凡信我者,不坠轮回之法,远离十苦,进入无边的婆娑世界,享无边清净。”
原来是至真圣人大弟子乔达摩受天道启发,一朝顿悟,得享大道,建立了大乘佛教。
只见乔达摩说完,天降无边功德,一个婆娑世界成形,发出阵阵梵音和无边清光,待得乔达摩进入其中就隐藏不见。
而后又一个宏大声音在天地间响起:“我准提圣人弟子无量为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为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凡信我者,勤加修持,得以通往极乐世界,享无边清净。"
而后又如乔达摩一样,在天道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为小乘佛教,无量隐入极乐世界不见了。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是有区别的:小乘佛学的情形,他先由学理思想,对于理论上的了解,从实践绝对道德的戒行作起,到达求证禅定而得解脱,其最终的目的,认为可以脱离这个世界生死的轮圈,永远得到住在绝对寂静清虚的道果之中。事实上,这个清虚寂静的道果,是否就是宇宙生命的究竟?是否真能可以解脱生死的轮回?还不得而知。
而从大乘佛学的观点上看来,就都是很大的问题。同时,禅那的境界,按照释迦的说法,这是一种共法,所谓共法,并不是佛法所独特专有的,凡普通世俗的人,与其他宗教,异派学术的人,只要深明学理,努力修证,都可以做到类似的定境,并非究竟了义的法门,他们只知厌离世间,自求适意,解决生命之流的分段作用,自己便认为已经了脱生死,住在寂灭清静的境界上,只是落在偏空之果,等于逃避世间的自私隐士,是一种彻底个人自由的实行者。
在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建立以后不久,又有一个声音在天地间响起,这次难道还是有人成佛了,那佛教的气运就太强了。
含真心中发苦:“难道还是佛教,情况真的无可逆转吗?儒门将何去何从呢?”
听到含真的咳嗽,其他人才反应过来。
“你看,我这一插话,就说兴奋了,含真的方法还没听呢!实在不好意思。”
张昊天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忙道歉。
张昊天、至真圣人、含真本为一体,却相互独立,自由发展,不会无聊去查看彼此的想法。
在张昊天和至真圣人看来,自己毕竟是圣人,掌握的天道法则与秘密让他们有优势,尤其是在应对外敌时想的办法一定更合适一些。
可是,他们也马上反应过来:“含真乃是神道之首领,大兴佛教致含真的神道于何地?”
至真圣人歉意地道:“即使佛教大兴,毕竟是信仰之道,当属神道。”
张昊天也附和道:“当是此意。”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佛教以神道、以含真为尊。
含真与他们本为一体,当然不会有其他想法,不过他之前就有一些想法,便道:“两位道兄恐怕误会我的意思了,只是我也有些想法,正好和大家交流一下。”
看到大家点头称是,含真便道:“与两位道兄想法一样,也是要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不过我的目标是儒门。”
听到含真这么说,张昊天便道:“具体说下你的想法吧!”
含真道:“选择儒门,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说能最大限度集合大家的力量无过于国家,而经过南赡部洲的儒门发展经验,儒门可以很好地与国家相合,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推广,同时又可以不限资质,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儒术。”
听到含真如此说,张昊天和至真圣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