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东、西方的哲学 (二更)

六零俏军媳 秋味 2285 字 9个月前

战常胜来回地踱着步,在沙滩上留下串串脚印,“其实,练气之法并不复杂。一在于养;二在于运。即养吾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以培养真元;运吾之真气充于丹田,施于四肢。

“气”是人体构造中维持生命的原动力。人体内的气,大体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气是与生俱来的,叫做“真元”,也叫做真气或元气。真气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后天之气是由大自然吸入的氧气和由饮食摄入的水谷精华所生化而成,随血脉运行于全身。气靠血养,血靠气行,先天之气赖后天之气以为荣养。

真气在经络隧道中运行需靠呼吸为之推动,才能畅行无阻。用一定的方式调整呼吸,调动真气,送入丹田,进行内功经上所谓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工作,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气”的功夫。”

战常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对于不熟悉传统文化的他们来说,简直就跟听天书似的。

战常胜看着一脸懵懂的他们,沉思了片刻道,“你们这脑袋也得转换、转换。”

“爸,什么意思?”红缨一头雾水说道。

“就是……怎么说呢?就像你爸说的,让我这个陆军的土包子,用海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战常胜找了一个他们可以听得懂方式来说明。

丁国良闻言眼前一亮一拍手道,“我懂了,用东方哲学思想来考虑问题,不要用西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

“就是这么说。”战常胜拍着他的肩头道,“小舅子,你还真是说道我的心坎儿里,那么既然知道,为什么还发牢骚。”

“嘿嘿……”丁国良不好意思地说道,“姐夫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姐夫还记得我们家晒棚上的书籍吗?”

“记得。”战常胜想起来道,“那书可真多。”

“我可没少看,我可是受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丁国良眉宇舒展开来道。

“我怎么依旧听得迷迷糊糊的。”景博达满眼蚊香圈看着他们道。

“这个该怎么向你们解释呢?”战常胜食指刮着下巴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丁国良看着红缨他们两个道,“知道阴阳五行吧!”

“这个当然知道了。”红缨点头道。

“简单的说:西方科学那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必须明确了,才会承认它们的存在,例如发现新的原子、质子……而东方则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不见、摸不到,但不代表它不存在。”丁国良只能解释到这里了,因为下面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景博达和红缨挠挠头,懵懂地看着他们,干脆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先认识经络图。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练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战常胜以自身讲述人体经络图。

“等等!”景博达开口道,“战叔叔这个根本就记不住啦!您讲那么快。”

“我会给你们经络图,回家自己找学位,烂熟于心。”战常胜干脆地说道,随即又道,“至于练气的步骤,首先还是从桩功开始。站桩都是为了养气。初练时,按要求站好架势后,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意守丹田……也可以逆腹式呼吸。吸气时纳入丹田,升真气于顶,复自俞口降于丹田,然后气分两路:一路自裆下于足底复上经外胯升至丹田。另一路自背骨膊里出于手掌复回而经六腑转入丹田。一升一降,并行不悖,周流不息。练年余之后,真气自能充足,即可开步练拳。”

“啊!一年?”景博达惊讶道,感觉好漫长。

“别一惊一乍了,有些人一辈子或许都练不出来。”战常胜看着他道,“你就知足吧!”继而又道,“最后在说一句:无论练哪一个拳法,都要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心静而步坚,气静而身移。练之日久,由静而精,自能得飞腾变化之妙。”

“哦!”三人虚心地点点头道。

“下面我教你们招式。”战常胜看着他们三人道,没办法,不教不行啊!再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要离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