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郎,你能够得拜巫山先生为师,这可是你的好福气,希望你不要让巫山先生失望,让为兄失望。”
“官家放心,臣弟一定会好好的潜心研修巫山先生所传授之知识,不敢有丝毫懈怠。”赵佶用力地点了点头,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道。
那边,刚刚午休起床,正在宫女的侍候之下梳洗的太皇太后听到了宫门外传来的交谈声,然后就看到了徐得功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陪同着天子身边的心腹宦官马尚一同入殿。
“什么事情,让你高兴成这个模样,这眼睛都快笑没了。”高滔滔不禁打趣道,徐得功长得一张圆脸,一笑起来,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就眯成了两条细缝。
“娘娘,大喜了,那王巫山,他还真找着办法,解决了陛下心中的烦忧之事。”徐得功嘿嘿地笑了几声之后,朝着太皇太后高滔滔言道。
高滔滔不禁一愣,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宫女退开,目光落在了那徐得功从马尚接过来的木匣子上。“这是王巫山的回信?”
“正是,听马公公说,陛下刚才开心得不得了,又担心娘娘您也惦记那北辽和西夏所提之事而烦忧,特地让马公公先拿着巫山先生的回信过来让您瞧一瞧。”
“……官家正在沐浴,所以着奴婢先过来,官家沐浴之后,再来向娘娘您请安。”没想到自己一句话都没说,徐得功这老货就把所有的话都先说完了,一肚子郁闷的马尚只能陪着笑脸解释了下天子派自己过来的原因。
高滔滔微微颔首之后,很快便打开了木匣子,取出了里边的书信,很快,王巫山那力透纸背,笔锋如刀戈的笔迹便跃然纸上。
高滔滔看罢,实在是久久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这才释然地长出了一口气。“哀家果然没有错看了他,这小子还真是有办法解决。”
第691章
“回娘娘,正是巫山先生给陛下的书信……”马尚点了点头,喘了口气之后答道。
“辛苦你了,交给哀家吧。”孟氏不由得心里边升起了一丝好奇,这信使一来一回,居然只用了四天多一些的时间,便收到了王巫山的回信,难道说那家伙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便想到了办法?
话说回来,如此他王巫山想不到办法,那就肯定不会如此干脆利落的回信告诉天子,而是会先慎重地考虑之后才回信才对。
从马尚的手中接过了粘着三根已经变得灰扑扑的羽毛的木匣子,孟氏抬步朝着里间走去,毕竟天子与端王殿下一边喝酒一边吐槽这种事情还是要低调。
“梓童你怎么来了?放心吧,朕没喝多少……咦?你手中拿的是什么?”赵煦下意识地扭过了头来看到是皇后孟氏,搁下了杯子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不过他很快便注意到了孟氏手中所拿的那个木匣子,不禁一愣。
“陛下,这是巫山先生给您的回信,要不您先看看?”皇后孟氏来到了跟前之后双手将那木匣子递到了赵煦跟前。
“行,辛苦梓童了,他居然这么快就给了我回信,莫非他真的有办法解决掉这个大难题不成……”赵煦接过之后,开始打开木匣,一面不停的嘀咕道。
而当他拆开了封信,目光落在了信纸上之后,先是错愕,旋及便拍着自己的大腿放声大笑起来。“好,好好好,王巫山你不愧是我大宋有名的金点子,真乃我大宋的福星也。”
“陛下,莫非巫山先生真的想到对策了?”看到原本郁闷得都在借酒浇愁的天子突然一扫脸上阴霾,兴奋得都笑出了鸡仔声,这样失态,怕是应该王巫山真的拿出了应对的良策。
“正是,咱们一直只想到了是那七万五千战俘,居然还忘记了,咱们手中还有新占西夏的三州之地,那三州之地,尚有近十六万的夏国之百姓。其中党项族人便足足有十一万之数……”赵煦继续两眼放光的看着那份书信,抬也不抬地大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