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老板果然高明,这里还有其他种类的木材,你看看能不能大用?”李仙竖起大拇指,夸奖孙道远说得好,然后拉着孙道远看周围其他种类的木材。
孙道远被拉着看十几种的木材,感觉这些都是未曾见过的树木种类,有的质量很好,有的很一般,还有一些只能用来做柴火烧的,便都一一评点起来,顺便跟李仙聊起各种船只的制造方法。
这一谈,孙道远才发现李仙对造船行业非常熟悉,对西洋船只到中国硬帆船都了解得很透彻,从所用木材、工艺到东西方造船术的优劣差异,都能说得很精到,在很多方面都比孙道远这个船行老板还要精深一些,倒让孙道远感到佩服无比。
李仙虽然位高权重,但其实只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而已,孙道远自付自己年轻时可没这份学识,好吧,就是现在比起来,似乎也比对方差一些。
“李帅真是博学,对造船一事知道这么多,比我们这些数代浸淫船行的人强多了。”孙道远不由真心实意地拍马屁。
“只是看得多而已,真要动起手来,可不见得怎么样。”李仙呵呵一笑说道。
“我关注过你们孙记船行一段日子,说实话你们孙记船行并不是广州最大的船行,也不是最老的船行,但就是有股子重视技术的劲。
广州大部分船行都在用世代传下来的技术,说白了就是吃老本,相对而言孙记更在乎引进西洋技师和技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还是广州最早引进西洋式船坞造船的船行吧?”
李仙这明明是夸奖,孙道远听完却是双腿一软,就想往地上跪下来。
对商人而言,引起官员关注可不是什么好事,往往就伴随着谋夺家业和商路等种种套路。
“我孙记船行只是个小地方,不值得大帅关注。”孙道远急忙说道。
李仙却不在乎孙道远表情的变化,自顾自说道:“我看孙记不错,想跟你们一起合作造船,不知孙老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