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决定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423 字 11个月前

王頍孤军深入,在江南坚持不了太久,一旦让陈国缓过劲来,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没了。

宇文温向宇文明通传这一惊天消息,靠的是飞鸽传书,机密不足为外人道来,所以,宇文温正大光明派出的使者,会日夜兼程赶往长安,用正式公文向朝廷汇报这一紧急军情,明日就会抵达。

届时消息一传开,朝野哗然,留给宇文明做决定的时间就不多了。

王頍攻占陈国京口的消息,恐怕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到上游的洪州总管府,或者传到淮北的徐、亳州总管府,宇文明不可能装傻等到那个时候才发兵。

至于豳王是如何得知这一消息,就由豳王去解释,宇文明觉得现在时间太仓促,他要想给儿子做安排,会很匆忙。

宇文明策划对陈用兵,一直是在暗地里进行,所以,他认为弟弟不一定知道自己有这打算。

如今情况紧急,他若是让宇文理挂帅南征,先不说弟弟有什么想法,若是如此行事导致错失灭陈良机,恐怕会弄巧成拙。

对于宇文明来说,立刻让儿子南下,到亳州、徐州指挥兵马攻陈不是不行,只是如此太过仓促,万一延误战机,大功捞不到反倒被人嘲笑,这也不好。

宇文明想到这里有些举棋不定,他不甘心儿子的大功就这么飞了,又担心儿子吃下这碗夹生饭会拉肚子。

如果,王頍不宣而战进攻京口这件事是宇文温精心策划,那么他若不让宇文温挂帅南南征,届时战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未曾可知。

若到时候宇文理挂帅攻打陈国久攻不下

怎么办?

宇文明看着密信,久久不能作出决定,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

他觉得自己摊上如此能力出众的弟弟,真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夜,烛光下,丞相、杞王宇文明正借助“密文表”翻译密信,密信实际上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小字,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这种特别的密信,是宇文明和弟弟宇文温之间通信时所用,信上所写文字不成句,必须经过“密文表”翻译,才会获得正确内容。

事关机密,所以宇文明只能自己亲自翻译,而翻译出来的结果,让他愕然。

宇文温在经由飞鸽传来的密信里,向他报告了一件大事:市舶司水师提督王頍,昨日率舟师自近海突入长江,攻占陈国江防重镇京口。

原因,是因为得逃离建康的周人哭诉,说陈国出尔反尔,派兵进入周人聚集的里坊,以捉拿嫌犯为名,大肆搜捕,甚至杀人。

而宇文温之所以能在当天(昨日)收到消息,是因为王頍船队带着信鸽,所以能够及时把消息传出来。

宇文明看到这个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赶紧重新翻译了一便,确认无误之后,还是回不过神。

对于陈国来说,京口是拱卫京城建康的重要门户,也是建康连接江北广陵的要津,必然驻扎重兵,怎么会如此轻而易举就被周国水师拿下了?

市舶司的水师这么厉害?

宇文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市舶司的水师,他知道确切情况,其组成是以抽调的部分青徐水师为骨干,实际上数量不多,绝大部分是沿海船民,打打海外岛夷没问题,怎么

不是宇文明被弟弟骗了,他是真在市舶司安插人员监督,所以对于市舶司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弟弟宇文温也没瞒过他什么。

所以这帮乌合之众真的在王頍的带领下占领京口、准备威逼建康,向对方交涉?

那阿理的大功怎么办?

宇文明想到了儿子宇文理,想到了自己精心为儿子策划的平陈大功,本来已经策划得差不多,再过几日他就要发檄文,然后任命宇文理为行军元帅,领兵南下平定江南,结果

心乱如麻的宇文明,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近期关于陈国的事情及始末、经过,他还是知道的。

先前,周国船只在陈国会稽郡以及建康出事,宇文明接报后派王劭出使陈国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