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狱中指教

昔言道 卓古 2219 字 12个月前

“伍相国!”张循慌忙隔着栅栏行礼。

伍子胥也回礼道:“张将军受苦了。”

“我没事,只是伍相国年事已高,竟然还要遭此责难,实在令人心痛!”

伍子胥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无碍,无碍,都是注定的劫难罢了。”

随后,张循向伍子胥讲说了自出逃之后在越女山的经历,而伍子胥也向张循讲述了吴国对齐国征战的消息。

原来吴国水军全部沉没在柴湾的两天之后,齐国援军抵达了柴口镇,一里地开外就已经臭不可闻,城中惨状更是触目惊心。整个柴口镇找不到一个活人,海面上七零八落的漂浮着战船残骸。齐国援军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将尸体清理干净,然后重新控制了柴口镇。

又过了七天,吴国陆军和陈、鲁联军抵达柴口镇附近,因为迟迟没有得到水军的通报,所以联军只得在柴口镇开外二十里扎营。经过一番打探,陆军才得知水军已经全军覆没,而且联军也无法联系到越国军队,似乎越军也已经全部覆灭。

接下来,陆军只能绕开柴湾,独自向齐国腹地深入,但缺少了水军的并肩作战,陆军接下来的进攻非常不利。在一次攻城战中,联军损失了大量兵力,却依然无法拿下城池。联军主将下令撤退,撤退的途中又被打了个埋伏,不仅兵力折损大半,就连主将也被斩落。

联军丢盔卸甲,几经苦战,好不容易才逃出齐国,陈、鲁联军也作鸟兽散。现在,这支出征时由三万步兵、五千水兵以及五十艘战船组成的吴国大军,只剩下三千残兵败卒,预计下月才能回到吴国。

听罢战况,张循啧啧摇头,叹道:“哎,真是可怜了这几万士兵,但愿经此一战,大王不再穷兵黩武。”

“呵呵。”伍子胥摇头笑道:“你不了解大王,我辅佐了他十年,最清楚他的秉性,这一仗虽然失败,却主要是因为海战失利。陆军的头几仗打得可是非常出彩,所以,大王必然重整军力,再图北上。”

“哎,伍相国说的也对,大王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他的争霸之心太重了。”张循停顿思索了片刻,继续说道:“下一仗如果必须要打,希望是三年之后,那样不仅胜算更大,而且也不会伤及国力。若是两年之后开打,就会对国家造成很大的损伤。如果是明年开战,即便仗打赢了也是亡国之兆呀!”

“哈哈!好一个亡国之兆!”伍子胥捋着胡子哈哈大笑,“你说得没错,但是大王一定会明年北上的,他太想称霸了。”

“可是……如今新败,国家已经元气大伤,再接连大战……”

张循话还没说完,这时,天牢的大门打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天牢外,那人正是公皙然,他塞给牢头一小块银子,然后提着一个竹篮走进了天牢。

“公皙兄!”张循兴奋的喊道。

公皙然摆了摆手,示意张循安静,然后他走到二人面前,并向伍子胥行了个礼。随后,他将竹篮递给张循,张循接过竹篮,打开一看,里面是丰盛的食物,张循高兴极了,抓起食物大快朵颐。

“公皙兄……你说的一点没错,尺略果然也向我索贿了!”

公皙然从牢头那儿拿来一个水壶,给张循倒上一碗水,递过去说道:“嗯,我知道了,我一直在想办法,俞显尧也在帮我筹备钱的事情。”

张循伸出满是伤痕的胳膊,说道:“你看,尺略给我打的。”

公皙然轻抚着张循胳膊上的伤痕,心疼的说不出话来。

“嘿嘿,还好我皮糙肉厚,倒也没什么事,我就知道有公皙兄在,我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哎,最终还是要看大王的意思,好在伯嚭已经答应帮忙了,命起码是保住了。”

“哼,他收了公皙兄多少钱?!”

公皙然摇了摇头,示意张循不要追问,然后他又给伍子胥递上一碗水,并从怀里取出一卷书籍,“伍相国,这卷书是朋友从秦国寻得的一本奇书,很是有意思,我想相国应该会喜欢,只不过很多字的字形差异较大,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

“哦?”伍子胥连忙接过书卷,端起烛台一照,只见书卷上书有“山海经”三个字,不过这三个字的字形和吴国字形有些差异,虽然能辨识,却不是很方便。伍子胥打开书卷,草草翻阅,然后笑着说道:“这卷书我读过,只不过我读的是周国官版。”

张循好奇的问道:“官版?有什么区别么?”

“内容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其中的字形却偏差极大。”

张循点头,“秦国地处偏远,字形差异也实属正常嘛,只要勉强能看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