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循拔出腰间炎炽剑,指着沙盘说道:“此地名为艾陵,山势陡峭,地脉连绵。整个艾陵犹如一只平放的葫芦,我军驻扎在西边,敌军驻扎在东边。葫芦腰的位置是一条狭长的隘口,名为翼谷,是两边唯一的通途。我军若想进入齐国腹地,只能通过此处,然而翼谷狭窄陡峭,两边草木繁盛,极易设伏。而且,齐国人在还在翼谷内修建了城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吴王皱起眉头,盯着沙盘问道:“能否全军开拔,绕道而行?”
“不能,我十六万大军长途跋涉而来,粮草只够维系三个月,如果全军绕行,至少一个月才能绕进齐国腹地。而这期间,齐国人也必然会探明我军动态。届时,齐国人只需以逸待劳,就可以将我们打个落花流水。”
“那眼下该如何应对?”
张循思考片刻,说道:“齐国新败,主力虽然得以保存,但兵力不过十万,几乎全部驻守在翼谷关内。如果我们分出两万精锐,轻装绕行,十天时间就可以绕过翼谷关抵达齐国腹地,届时两万精锐直接向齐国都城临淄发起攻击。齐国储备兵力短时间内难以动员集结,只能依靠翼谷主力回救,一旦主力回救,我关外大军就趁势进攻翼谷,那样应该会有很大胜算。”
吴王点了点头,神情中却还是有些犹豫,“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张循摇头道:“臣能想到最好的策略就是这样了。”
吴王抬起头望着其他将领,“谁还有其他想法?”
众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摇头无语。
“也好,那就这样吧。只不过这个策略的不确定性还是太大了……”
就在这时,姬政突然起身行礼道:“末将有话说。”
吴王看着姬政,眼里闪过一丝异样,他当然记得这个人,他们兄弟三人刚刚来到吴国的时候,他们的师父颜灵御就来信嘱咐过,希望他能重用这三兄弟。兄弟三人确实有才华,他本意重用,但姬政却迟迟得不到推荐,也没有分寸功劳,所以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官职。后来,因为黄蕴谗言,导致姬政离开吴国,虽然哈娜的死他有一定责任,但是对于一个王来说,一个异族女子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姬政对他或许存有仇恨,但那又怎样?他是即将成为天下霸主的吴王,就任凭姬政怀恨在心吧。
吴王随即轻蔑一笑,略有不屑的说道:“姬将军,说说看吧。”
姬政走到沙盘前,先是对张循行礼道:“张将军。”
张循一愣,匆忙回礼:“姬将军。”
随后姬政站到张循身边,抽出腰间的重黎剑,指着沙盘说道:“翼谷狭窄陡峭,的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这种地形对于防守一方有优势也有劣势。”
张循看着姬政,两个人终于又一次如此紧密的站在一起,还记得当年在义阳村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在几块石头堆成的沙盘前研究对付阴兵的策略。那时候的姬政拿着炎炽剑在石头上指点战术,就像今天一样。
吴王好奇,问道:“劣势?这种地形对防守方有什么劣势?你说说看。”
姬政将重黎剑指在翼谷上,继续说道:“翼谷如此狭隘,我军难以通过,但齐军又能在这狭隘的翼谷布置多少兵力呢?我估计齐军在翼谷的兵力最多三千,剩余的主力还是集中在翼谷关内。如果我军不计伤亡,强行向翼谷发动攻击,我认定最多付出三万人的代价就可以攻下翼谷。而后我军以翼谷为依托,展开阵型与关内齐军决战,接下来以优势兵力拿下整个艾陵就可谓易如反掌。”
此话一出,大帐里顿时一片沸腾,众将领议论纷纷。
“三万人?!我们才刚刚攻入齐国,后面还有很多仗要打,上来就损失三万人,这仗还怎么打?!”
“就是就是!用这种战术只会损害我军的气势!”
“呵呵,三万人?你们越国来得最晚,而且一共才来了两万人!哼,都不够送死的!”
姬政看都不看身后那些将领,只是转身盯着吴王。
吴王大笑:“哈哈哈,我当姬将军有何高见呢,原来就是这样的策略啊。不对,不对,这根本算不上策略,这完全就是蛮干!呵呵,越国那帮蛮人倒是适合这样的风格,哼,好在我当初没有重用你,不然把士兵交给你就是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