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节 帝国主义

这还真是事实!

别看儒生们,似乎只会嘴炮。

但人家洗脑能力强啊!

自卫青霍去病出塞,汉家不仅仅收复河套故土,还将战火烧进了匈奴人的老巢。

焚毁龙城,直趋河西走廊,等祁连山,望姑衍山。

走胭脂山而下皋兰山,从居延深入到浚稽山。

现在更是磨刀霍霍,兵锋直指西域三十六国。

而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百万的匈奴人、羌人、月氏人、辉渠人、东胡人、休屠人、浑邪人等等大大小小上百个民族的各色人口,融入了汉家的北地郡县之中。

其中,很多人的后代,甚至已经忘记自己的祖先,以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汉人。

甚至,还有人的文化知识,不比中国汉人的儒生差。

上次公考,张越就录取了好几个东胡、乌恒、鲜卑出生的归化士子。

也没见他们和其他士子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固然有着诸夏民族与生俱来的强大同化能力的因素,但儒家在其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刘进听着,仔细想了想,这似乎也是事实。

汉家朝堂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过,夷狄出生的文官或者大将。

别看他们是夷狄出生,但人家背起诗书来,可不比其他人差。

而且引用起来,抑扬顿挫,特别有节奏感。

“那孤去试试看……”刘进心动了。

张越一听,开心起来,拜道:“殿下不用报太大希望……”

在心中,张越觉得,刘据大约是不会同意用这个计策的。

因为他是个君子。

君子会忠于自己的内心认同的道路。

就像子路,明知道是死,也会义无反顾。

更何况,像这种拿着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人的灾难来给自己解套的做法,大约是刘据无法忍受的底线。

不过无所谓,这些话他也只是说给刘进听的。

是为将来做打算的准备!

因为,很显而易见,这个世界很大。

至少大的超出了汉季士大夫们的预计,也超出了目前技术条件下,封建王朝所能控制的极限!

说句不客气的话,哪怕未来征服了整个匈奴和西域地区。

汉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全部控制。

更做不到在当地建立郡县,推广制度。

所以,软实力也很重要啊!

张越知道,想要实现自己内心的野望,那就不止需要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打败敌人。

更需要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全面击溃自己的敌人,让他们接受中国文化,相信中国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是普世通行的最高标准!

所以,得给未来的行动,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来迷惑和忽悠他人。

就像灯塔国一般——哥打你是为了民猪自游,是为了爱与正义,绝对不是为了石油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真的,你要信我啊!

刘进看着张越自信的神色,心头大定。

他对张越非常了解,知道这个朋友兼大臣,素来做事谋而后动。

如今,他既然有了把握,想来应该也是有着底气的,便道:“卿既有信心,那孤也就放心了……”

若是张越搞不定的话,他也只能是想办法让其能全身而退。

“对了……”刘进忽然问道:“卿能和孤说一说李禹的事情吗?”

在说这话的时候,张越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眼神在跳动。

李禹案,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方向标。

自李禹投案发后,太子系遭到沉重打击!

哪怕天子最终没有追究太子据的责任……

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岂是如此轻松就能过关的?

首先,整个太子系的文武官员,统统蒙上失职和渎职的名声。

太子太傅石德,更将坐‘辅佐太子,不忠’的指责。

坊间舆论,已经有人在议论这个事情了。

就连宫里面,也有些人在嚼舌头根子,私底下议论说:国家备储,置太子之宫,设幕府,开博望苑,给赐十县之邑,岁给太子钱以万万,布帛数千,太子竟不能制一洗马!?若为春秋之时,孔子笔下,恐怕无人能逃‘不书’之诛。

这也很正常。

他们的议论也没有错。

国家给了这么多资源,堆了这么多年,结果堆出这么个结果?

天下人,哪个会认可?

要不是李禹最终选择投案自首,而是潜逃,恐怕情况将比这还要糟糕十几倍!

而刘进与乃父,本就感情深厚,此番回宫,他也确实感受到了这宫里宫外,非同寻常的气氛。

储君之位,已是摇摇欲坠。

太子勉力坚持,终究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心涣散。

刘进一回宫就感觉到了,父亲虽然脸上强颜欢笑,实则内心苦闷无人知晓。

张越听着,当然明白刘进的意思。

可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却不是太容易。

主要是刘据恐怕答应不了。

但,看着刘进的模样,张越又不忍心,只能凑上前去,轻声道:“臣知殿下所问的问题……”

刘进岂能不知李禹案的前后?

他问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在问——我该怎么帮助我爹摆脱眼前的困境?

“只是……”张越抬眼看着刘进,叹道:“臣的方法,可能家上不会用……”

刘进一听,顿时就高兴了起来,深感张越还真是自己的智囊,就没有他不能解决的问题!

连忙道:“卿但说无妨……”

“臣愚以为……”张越低声在刘进耳畔道:“家上欲要收拾人心,独上书请命,愿为汉拓土……”

“嗯?”刘进不明白了,问道:“此话何解?”

张越听着,笑着道:“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刘进顿时秒懂了。

汉家乃是以孝治天下,天子最重视的就是孝道,天下人最关心的也是孝行。

只要能让天下人知道,太子将继承父志,那么,立刻就能一俊遮百丑。

而当今天子生平最大的志向与最大的政治成就中都有一条——北击匈奴,雪耻报仇。